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中國科技産業新“風口”

  • 發佈時間:2015-05-15 11:29: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15日電(記者李崢巍、陽娜、魏夢佳)正如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所言的“風口”理論,中國科技産業正在尋找新的“風口”,以迎接快速到來的資訊技術變革和經濟發展需求。

  13日開幕的中國北京科技産業博覽會上,以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首次參展便拿出“入口”“雲端”模式,闡釋網際網路+生活服務業帶來的改變;以曠視科技、億讚普為代表的創新企業拿出“智慧”與“能力”,描繪網際網路的更多可能。

  科技企業也盯上了傳統産業的“觸網”增長空間。在北京科博會中關村展館,一處綠色植被覆蓋的“室內大棚”前人頭攢動。負責這個展位的“崑崙海岸”公司孫雪介紹,“對於大面積種植來説,一個人在家就可以查看雲平臺的數據變化,實現農業大棚的環境監測,來給作物澆水、施肥等。”

  “以往單靠人去監測、管理,人力成本較高。而網際網路和雲技術創新很好地節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産量。”孫雪説。

  如今已經召開第十八屆的北京科博會,本屆主題為“引領科技創新,推動産業發展”,透露著中國經濟尋求科技創新支撐的意味。

  “網際網路+”這個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概念為何能成為新的突破點呢?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經歷20年發展後,中國網際網路正從面向消費者為主,開始滲透到企業級應用,這成為企業發展的環節,即用網際網路來支撐。

  鄔賀銓用數據説明網際網路對傳統工業的“魔力”:假設工業網際網路化提高生産力1%到1.5%,未來20年,人們的收入會提高25%到40%。於是,在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之餘,中國産業界緊盯“網際網路+”。

  對於傳統産業觸網升級,科技産業必然是先行的技術創新力量。但即便如此,科技産業界對“網際網路+”還是有不同的解讀。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啟了新一輪入口爭奪,卻大多是在現有業務上疊加生活服務業。

  4月22日,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在全國首批12座城市提供“城市政務公共服務”,支付寶錢包App成為“入口”;4月29日,騰訊與國內16座城市批量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微信“入口”爭奪“公共服務”話語權。

  “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效果很明顯,比如紅領服飾、尚品宅配等企業,網際網路化改造生産管理模式,以客戶為驅動,在同行業負增長的情況下,兩家企業獲得逆勢增長。”用友網路董事長王文京説,科技産業會逐步向推動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方向努力,甚至會誕生以幫助傳統産業網際網路化的服務業態。

  “生産性服務業”,這是業內智庫給“網際網路+”行動可能催生的新行業做出的描述。專家認為,中國産業界正在快速擁抱“網際網路”,而科技産業尋求的創新則更傾向於將網際網路作為工具,輔助服務於更高效的生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