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戈壁灘上寫傳奇

  • 發佈時間:2015-09-12 05:59: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秋的新疆克拉瑪依,楊柳依依,果實纍纍。很難想像,60年前,這裡還是茫茫戈壁,風沙頻襲。84歲的“老石油”王延明不禁感慨:“就像做了一場夢,原來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的地方,竟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新城。”

  克拉瑪依因油而生,1955年10月,戈壁灘上響春雷,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的誕生,也拉開了這座城市的建設序幕。

  60年前,年輕的王延明懷著建設祖國大油田的夢想,一路西行,來到了荒涼的克拉瑪依。“5月份從北京出發,7月份才到。”當年的面貌,他記憶深刻:只有幾處簡易的平房,最好的建築是3間土房的東風商店。

  “油田開發初期最大的問題是缺水。”王延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鑽井、生活用水都要從幾十公里外運來,每人只能分到一盆與石油共生的硫化氫水,洗漱後不能潑了,經過沉澱後,再用來洗衣服。”

  讓老人感到欣慰的是,他奉獻了青春、揮灑過汗水的地方,如今已成為一座幸福之城,曾獲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稱號。目前,克拉瑪依正在向世界石油城穩步邁進。

  夜色中,克拉瑪依河流光溢彩。在河畔徜徉,一步一景,如夢如幻。曾經缺水的石油城實現了臨水而居,中心城區建成了一條河、一片濕地、四片森林、六個湖泊的生態環境體系,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

  戈壁灘上,生機無限;戈壁灘下,油藏萬千。60年來,克拉瑪依累計探明石油儲量26億噸,累計生産3億多噸原油、700多億立方米天然氣,是我國西部首座千萬噸級油田,為我國石油工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挺起了新疆天山北坡經濟脊梁。

  可貴的是,克拉瑪依人一直在奮力轉型。“2008年數字油田全面建成,坐在辦公室便可監控生産,用滑鼠採油。”在“資訊系統運作狀態監控”螢幕前,新疆油田數據公司副總經理李清輝介紹説,智慧油田建設已經啟動,預計到2020年,新疆油田資訊化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比開採方式轉型更令人欣喜的是經濟轉型。今年4月,中國移動新疆數據中心奠基,這將是西北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助力油城經濟從“地下”躍入“雲端”,從開採石油到“開採”數據。此外,克拉瑪依還先後啟動了農業綜合開發區、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等建設,初步形成了以石油石化經濟為主導、多元經濟快速發展的産業格局。

  展望未來,新疆油田公司黨委書記、克拉瑪依市委書記陳新發表示,力爭到新中國成立100週年時,把克拉瑪依建成國際化的區域中心城市,讓人民過上更加文明現代、和諧幸福的高品質生活。

  砥礪奮進勤為筆,戈壁灘上寫傳奇。新疆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西北緣,這裡,就是不斷創造奇跡的克拉瑪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