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要用保護國土的精神保護黑土”

  • 發佈時間:2015-09-11 01:31: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日益嚴峻的黑土退化問題一直備受關注。9月8日—9日,來自國內外黑土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及農業科研工作者共聚哈爾濱,為黑土地保護建言獻策——

  作為我國糧食保障的“穩壓器”,東北黑土地是全國唯一能大批量調出商品糧的地區,而近年來日益嚴峻的黑土退化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為了給黑土地問診把脈,9月8日—9日,來自國內外黑土研究領域的400余位專家、學者及農業科研工作者共聚哈爾濱,參加了由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等5家單位主辦的“黑土資源可持續利用與保護高層論壇”,為黑土地保護建言獻策。

  “我們給黑土地的壓力太大了,現在它已不堪重負,建議國家在政策導向上不要再給黑土地這麼大壓力。”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土壤協會副理事長張旭東提出,土壤退化實際上是掠奪式經營的結果,改變耕作制度是關鍵。“受到用養失調和水土流失的影響,東北黑土的退化已經十分嚴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興土提出,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東北黑土區亟待在加強黑土退化現狀及機理研究的同時,實施黑土重大科學計劃和黑土保護工程。

  談到如何為黑土地減負,張旭東提出,應該從國家政策導向上著手:首先不該繼續增加其産量目標,不能再讓現有土地超負荷工作;第二在經營上要從以産量為導向轉為以品質為導向,不要再過分強調糧食産量;第三加大對耕作制度改良的投入,採用不同作物兩年輪作等合理耕作制度,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給黑土地減負,基層農民也需要轉換耕種思維。“現在很多農民並沒有那麼高的覺悟,大多數都是為了産量和效益,又不懂得科學利用秸稈,這樣就會導致黑土地表裸露、單一品種過度耕種等問題。”黑龍江省農科院院長李文華介紹了巧妙利用秸稈在保證收益的同時又保護土地的成功案例:在200余畝實驗田兼種玉米和食用菌,用秸稈做輔料,每畝地可收穫2000—3000公斤的鮮菌。李文華説,目前又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將作物生産機械化。“我國工業現代化已經發展得很好,但農業現代化還有待提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鎰則建議國家加大用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

  “我們有著五十餘年的黑土研究積澱,願意在保護黑土方面與其他單位攜手前行。”主辦方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何興元在會上如此表態。該所擁有中科院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及海倫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研究站等研究平臺,在黑土生態演化過程與驅動機制、黑土侵蝕與治理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原創性重大突破,並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黑土地的退化就相當於國土的流失。”在黑土地上工作了65年、對這片熱土有著深厚感情的87歲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農業大學教授蔣亦元説。今天我們保護的是千百年來自然形成的、世界稀有卻在快速衰退的富饒黑土地,它更新緩慢且不可再生,蔣亦元院士説:“要用保護國土的精神來保護黑土”。

  (科技日報哈爾濱9月10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