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常見 銀行紛披理財産品提前終止公告

  • 發佈時間:2015-09-11 00:31: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銀行理財産品也會提前終止到期?最近理財産品的“資深買家”上海市民顧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原本還要半年才到期的理財産品,突然銀行就通知説提前終止到期了。”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近期確實有不少銀行紛紛披露理財産品提前終止的公告,至少有50款還沒到期的理財産品一時間紛紛提前終止。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未來銀行理財産品的“提前終止潮”可能還會延續。

  超50款非結構性理財産品提前終止

  據銀率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至少已經有50款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提前終止,其中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建設銀行等均有不同數量的理財産品提前終止。

  從産品系列來看,招商銀行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系列為該行的“鼎鼎成金系列”,中信銀行為“惠益計劃穩健系列”,廣發銀行為“廣銀安富(高凈值客戶專享)系列”,建設銀行的兩款産品非同系列産品。

  從提前終止的産品期限來看,短中長期均有,投資期限最短的産品為33天,最長達942天,其中29款産品的投資期限大於180天。産品提前終止的天數也是從提前1天到525天不等,平均提前116天,其中30款産品提前結束的天數小于60天,11款産品提前結束的天數大於180天。

  從收益水準來看,提前終止的産品中,預期收益率最低的為5.2%,最高達7.3%,6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6%。

  這些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到期均實現了預期收益率,但在計算收益時,是以實際投資天數計算。由於投資天數的縮減,實際到賬的收益金額會小于投資者原來的預期。

  例如中信銀行一款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原定的投資期限為942天,預期收益率高達7.3%,但該産品提前到期一年多,而現在投資者想要再購買到預期收益率大於7%的理財産品基本是找不到的。

  兩大原因致理財産品提前終止

  銀行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是合規的嗎?據記者了解,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説明書中一般都會規定,銀行有權提前終止理財産品,收益按照投資者的實際投資天數計息。不過,儘管銀行有權提前終止理財産品,但銀行主動提前終止其實並不常見。尤其是今年這種多家銀行集中爆發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更是少見。

  普益財富研究員李林夏指出,當前提前終止的這些理財産品一部分是和股市投資有關的産品,由於理財産品多為預期收益型産品,6月份股市進入震蕩調整以來,一些理財資金開始退出,而銀行又很難再找到高收益的資金投向,無法完成之前承諾的預期收益,因而選擇提前終止;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目前資金面寬鬆,個別銀行並不缺錢,亦無須過多的資金在其資産池內運作,於是選擇提前終止。

  比如建設銀行就在其理財産品到期公告中明確寫明,該産品是通過信託産品繞道股市,由於股市下跌影響而提前終止。建行發佈的提前終止公告中稱,這款産品募集的資金所對接的信託單元主要投資A股股票、封閉式基金、ETF及LOF基金等流動性較好的證券。由於近期A股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股票大幅下跌,導致該信託單元凈值跌破預警線,在次級投資者追加保證金的情況下仍有較大的投資風險,為保護優先級投資者利益,該産品于2015年8月17日提前終止。

  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在其理財産品提前終止公告中,則並未明確表示是受股市影響。

  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指出,招商銀行與中信銀行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最終的投資標的均為固定收益類資産,提前終止均與股市無關,主要是受到央行連續降準降息,市場資金面不斷寬鬆、基準利率不斷下行的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本也隨之下行,融資企業很容易在市場上找到更為廉價的資金完成債務置換,由於融資企業提前還款導致銀行也不得不提前兌付理財産品收益。

  提前終止潮或將持續

  從目前來看,自6月股市開始震蕩調整後,與股市有關的理財産品非自願提前中止的數量大大增多。信託、券商資管、基金髮行的一些産品,用於配資的部分,因股市下跌觸及止損線被平倉或是獲利退出;用於打新的部分,還未進場因IPO暫停而折返。銀行理財資金作為這些産品的優先級受益人,幾乎沒有受損,收益亦有保證。但隨著這些産品的提前終止,為了保證資金安全,部分銀行撤回借這些途徑入市的理財資金。

  市場人士認為,銀行理財産品的提前終止潮不會馬上結束,未來應該還會有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産品陸續提前終止。

  殷燕敏表示,儘管監管已經嚴控銀行資金風險,對銀行理財産品的配資業務比例有所調整,但之前銀行理財資金做配資業務的資金還沒有完全撤離,如股市繼續下跌可能還會有産品提前終止。此外,央行不斷降準降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融資方債務置換提前還款引發的理財提前兌付也會繼續出現。

  面對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需要經常關注理財賬戶、銀行的資訊披露公告以及銀行的短信通知等資訊,及時了解自己投資産品的情況,如遇到提前終止,可及時選擇其他高收益率理財産品。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理財本金和收益到賬後只享受活期利息,對於投資者的收益損失更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