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二五”以來醫衛領域科技投入近300億元

  • 發佈時間:2015-09-11 00:31: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1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在本領域持續加大投入,組織實施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一批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國家財政投入總計近300億元。

  秦懷金説,2010年至2014年,我國醫學SCI期刊論文總量超過23萬篇,居世界第2位;2011年以來,醫藥類專利申請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基因組學、幹細胞、免疫學等基礎研究領域已達國際先進水準,為疾病診防治技術與産品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介紹,心腦血管病的人群隊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探索出了一套適合我國人群特點的高血壓控制、腦卒中預防治療及管理模式。顱腦外科領域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進一步優化了外科治療方案。在腫瘤防治方面,針對我國常見多發的肺癌、肝癌、食管癌、白血病等,重點加強早期診斷技術研發,提高了早診率;研製了一批臨床診療規範和關鍵技術,使治療的規範化與精準化程度大大提高。

  對於傳染性疾病,我國的預防控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我國自主研發的艾滋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使檢測窗口期由22天縮短至11天,有效提高血液安全保障能力,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發現和控制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重症肝病病死率高的難題,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肝系統,將急性和亞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8%降至21%,慢性重症肝炎病死率由85%降至57%;新型結核桿菌快速檢測試劑使檢出率提高20%。

  秦懷金説,科技的發展還推動了藥物創新能力的提升。在持續加強藥物研發技術體系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上,重點針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毒感染性疾病等10類(種)疾病,採取産學研結合的方式,加快藥物品種創新研發,已累計有85個創新藥物獲得批准,超過200個新藥品種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