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浦發矽谷銀行啟動人民幣業務

  • 發佈時間:2015-09-10 03:34:05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群

  在世界上65個國家和地區,隨時隨地提供移動上網服務;用一滴指尖血,檢測心血管等疾病;利用電視大數據,精確掌握廣告投放效果……一家家特色鮮明、絕無雷同的創新科技企業,昨天排起長隊,一一與浦發矽谷銀行簽訂協議,分別獲得流動資金貸款、應收賬款池貸款、固定資産貸款等人民幣授信。企業數眾多,不得不分成三批上臺“團簽”。

  出現這樣“團簽”場面,是因為浦發矽谷銀行當日正式啟動人民幣業務,積蓄已久的客戶需求集中“噴發”。作為中國首家致力於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銀行,帶有美國矽谷銀行特有“基因”的浦發矽谷銀行,終於得以放開手腳,施展特長為中國科技創新企業服務。有的簽約企業,有望在未來成為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這樣的明星企業。

  “科技投行”的手腳放開了

  “這是一個里程碑,將使浦發矽谷銀行真正成為中國的矽谷銀行,成為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首選銀行。”矽谷銀行亞洲總裁、浦發矽谷銀行行長蔣德説。

  浦發矽谷銀行2012年開業,由上海浦發銀行和美國矽谷銀行合資成立,一度成為業界熱議的標誌性事件。這是因為,這家合資銀行的定位很特別,要在上海“移植”矽谷銀行30多年的行業經驗及商業模式,還要借助矽谷銀行的全球網路,幫助中國科創企業開拓海外版圖。

  然而前三年,浦發矽谷銀行卻一直“低調沉默”,很少有大動作。據了解,這與其經營範圍的局限不無關係。根據相關管理規定,監管部門只允許該行經營外匯業務。當時受我國對於外資銀行的相關法規約束,須具備開業三年以上、連續兩年盈利等條件,才能提出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申請。初開業時,浦發矽谷銀行有關負責人坦陳:“矽谷銀行在美國做的業務,在中國80%不能做。”

  在美國,矽谷銀行以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聞名,該行與浦發銀行合資設立的浦發矽谷銀行誕生後,熟悉創新規律,真正懂得科技型企業,擁有國際國內相關的資源網路,是浦發矽谷的特長。浦發矽谷銀行的客戶,大多是國內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這些本土起家、本土發展的創業企業,對人民幣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有很大需求。沒有人民幣業務板塊,等於捆住這家“科技投行”的手腳。

  今年5月,浦發矽谷銀行終於正式獲得中國銀監會批復,獲准其為客戶提供人民幣銀行産品及服務。隨著人民幣業務啟動,浦發矽谷銀行的專業銀行産品線將更完整。

  探索移植投貸聯動可能性

  眼下,上海正在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要發展成為科創中心,必須有配套的金融服務,這是一個基礎條件。

  什麼樣的金融服務是科創企業所需要的呢?美國矽谷銀行,最大優勢之一就是了解創新行業和創業者,熟悉創新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需求。浦發矽谷銀行則與中國科研機構、創新孵化器、投資者、科創企業保持緊密合作,致力打造中國創新生態圈。人民幣業務啟動後,浦發矽谷銀行不僅將推出人民幣賬戶服務、信貸和融資解決方案,還將進一步借助矽谷銀行美亞匯團隊,為具有全球化視野的中國企業開展跨境業務提供便利。

  另外,美國矽谷銀行聞名全球的“投貸聯動”模式,能否“移植”到中國,也是重要看點。美國矽谷銀行對科技企業的貸款常與其旗下企業的股權投資聯動。科技中小企業普遍輕資産、高風險,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國內商業銀行希望通過參與這類企業的股權投資,分享企業成長成果,彌補貸款在企業成長中的風險成本。眾多成長期的科技企業除了急需期限更長的信貸資金外,也願意引入同自身發展需求相匹配的戰略價值投資。但按 《商業銀行法》規定,銀行不能直接進行股權投資。

  上海新近出臺《關於促進金融服務創新 支援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爭取開展投貸聯動融資服務方式創新,由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從事股權投資的全資子公司,與銀行形成投貸聯動利益共同體,開展“股權+銀行貸款”和“銀行貸款+認股權證”等形式的股權與債權相結合的融資方式創新。浦發矽谷銀行負責人表示,浦發矽谷銀行將為中國科技金融的模式創新探路,做這方面的試點先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