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2015中國碳價調查:碳排放或于2030年前提前達峰

  • 發佈時間:2015-09-09 13: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棉棉 趙婧  責任編輯:吳起龍

  昨日(9月8日),由中國碳論壇和ICF國際諮詢公司聯合開展的關於《2015年中國碳價調查》項目的報告會在聯合國大廈舉行。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普遍相信中國碳價將隨時間推移而日益增長,而碳價的增長將逐漸影響到相關的投資決策。80%以上的受訪者相信中國能夠在2030年達到其排放峰值目標。

  根據調查報告,至2017年,全國碳排交易體系內碳價預計將穩定上升至40元/噸二氧化碳當量,至2025年,預期碳價將達到70元/噸。事實上,雖然中國政府已公開宣佈將於2017年上半年建成全國性的碳交易體系(ETS),但據很多受訪者預計,這一交易市場全面覆蓋中國大陸省市和地區可能要到2020年前後。

  中國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官員王庶表示:“通過已有的七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國正在碳交易領域迅速積累經驗,並將盡全力於2017年建成全國性碳交易體系。全國碳市場的政策體系中也應適當考慮未來碳價上漲這一因素,建立合理的市場調節機制,同時結合參與者需求大力推進能力建設,確保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據了解,近幾個月來,七個碳交易試點的價格有顯著的波動。許多試點的碳價于2013年和2014年建立之初有暫時的上漲(深圳的碳價在2013年10月的較短時間內曾超過人民幣100元/噸),但隨後在2014年末和2015年初下滑並保持穩定。2015年5月和6月,大部分試點的碳價急劇下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碳限額過剩。根據預期,這些交易試點的碳價將迅速回彈,至2016年底達到33-55元/噸。

  此外,報告結果顯示,企業受訪者比非企業受訪者對碳價有更高的預期。雖然中國政府已宣佈將於2017年建成全國性碳排放交易市場,但許多受訪者預計全國碳交易體系要至少到2020年前後才會全面運作。受訪者預計從現在到2025年這個時間段裏,中國將會明顯地轉向運用碳交易、碳稅和資訊披露等政策手段來控制碳排放。儘管大多數受訪者預計碳稅最終會被納入政策中,但也認為其出臺時間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受訪者對中國在2030年將達到碳排放峰值表示非常有信心,許多受訪者甚至預計中國達到碳排放峰值的時間可能會大幅提前。

  報告還指出,預計在未來幾年內直至2025年,中國控制碳排放的政策工具組合將明顯轉向碳交易、碳稅及資訊公開。儘管大多數受訪者表示碳稅最終將被引入,但其具體施行時間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中國碳論壇副主席龍迪,同時也是本調研報告第一作者,他認為,報告結果將增加外界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信心:“世界各國政府都在為11月巴黎氣候會議做準備,他們在密切關注著中國及其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所做出的努力。這份調查報告的結果將增加世界對中國能夠實現並超額完成其既定目標的信心。”

  調查于2015年5月至7月期間面向中國碳市場內各利益相關方開展,針對各方對中國碳價的預期進行了收集與分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