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供應鏈崛起 蘋果不再獨領風騷

  • 發佈時間:2015-09-09 09:5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蘋果一“饑渴”,其他手機品牌就會挨“餓”,這一畸形的商業生態狀況曾經一度是中國手機廠商的心病,原因是任何一個與蘋果相關的供應鏈環節都有可能引發行業地震,比如晶片緊缺。

  但如今,隨著國産手機不斷向高端邁進,與之配套的中國供應鏈能力也在集體提升。華為消費者BG負責人余承東9月8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目前在供應鏈環節中國廠商與蘋果、三星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或者説旗鼓相當,短板在品牌以及市場上。

  此前,華為在德國柏林發佈了Mate系列全新成員——Mate S手機,並且將“黑科技”Force Touch技術應用於手機交互,而這一技術曾經被外界比喻為蘋果今年手機新品上的殺手锏。

  “這幾年華為在研發上投入了很多錢,我們投入的錢還沒有真正爆發出來。”余承東表示,從今年秋季開始尤其到明年華為會形成一個爆發期,並且華為在研發上的高投入將為未來幾年超過蘋果、三星奠定基礎。

  供應鏈的集體追趕

  于9月9日發佈的全新蘋果智慧手機iPhone6S及iPhone6S Plus,最大亮點無疑是全新壓力觸摸屏Force Touch,這塊被賦予壓力觸摸的黑科技技術或將被蘋果命名為“3D Touch”(3D觸摸)。

  “之所以叫作3D,是由於其將能夠識別三種Force Touch動作——即輕觸、按壓以及重壓。”手機上游觸控廠商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採用壓力觸控不但可以減少按鈕數量,還可以提供更多的控制效果,這個功能在遊戲中應用會比較廣泛,比如説油門、噴火、起跳、打球等。

  “目前國內不少做觸控的廠商已經開始研發此類技術,並且很快將會得到量産。”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説。

  據了解,匯頂科技主要業務集中在觸控與指紋識別領域,其客戶包括華為、聯想、中興、魅族等多家終端企業。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今年2月份對外公佈的《中國電容式觸摸屏控制晶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按2014年出貨量計算,匯頂以28.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一名為美國廠商。

  事實上,隨著近一年來國産手機紛紛轉向中高端市場,像匯頂這樣的上游供應鏈企業不斷冒出。比如説玻璃加工商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觸控面板廠商歐菲光、電感供應商順絡電子,以及提供鋰電池與移動電源的欣旺達卓翼科技等。

  僅僅從供應鏈佈局上來看,目前與小米結盟的國內供應商有上百家之多,其中上市公司達到了十多家,越來越多的深圳零配件製造商加入到小米的供應鏈中。

  “這些年隨著我們自身的進步,越來越有感觸,蘋果已經不再是這個行業中曾經遙遙領先的超級領跑者,雖然仍然處於第一方陣,但已經不再是觸不可及。蘋果、三星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以及全球競爭對手的衝擊,這説明中國軍團集體的努力,讓全球的競爭對手感受到了這份壓力。”中興手機負責人曾學忠對記者如是説。

  而余承東則表示,明年會迅速縮小和三星、蘋果的差距,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華為有機會在份額上超過蘋果。

  趕超蘋果的自信

  “Mate S此次在歐洲的定價高達649歐元,在南歐地區會賣到749歐元。”華為方面對外宣佈。要知道,華為目前主推高端産品P8還是500歐元的檔位。Mate S可以説首次將華為産品提升到700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佈Mate S的時間點又恰好在三星和蘋果年度旗艦機發佈之際。余承東對現場媒體表示:“不是我們有壓力,而是他們有壓力才對。”華為對於Mate S的未來市場成績,充滿自信。

  據了解,Mate S採用了2.5D懸浮螢幕,弧頂厚度僅有7.2mm、側面最薄處厚度僅2.65mm的視覺美感,令Mate S呈現令人著迷的弧形曲線。除了外形,Mate S還在顏色、拍照方面融入“柔和”因素。余承東表示,為了實現極致纖薄的弧形機身,Mate S採用了錯落式的PCB佈局設計,幾乎重構了每一個核心元器件的排序。此外,Mate S的電池則構造了層疊式的階梯電池,天線則採用了一體化奈米注塑技術。

  “儘管其工藝更複雜,但華為依然希望通過Mate S走時尚路線,目的就是推出讓消費者真正喜歡的産品。”余承東表示,最晚在大後年,也就是2018年,華為有機會在營收上超過蘋果。

  余承東此前在業績發佈會上對記者表示, 這幾年華為在構築産品、品牌、渠道、零售、服務上一整套的能力,包括流程、IT體系的支撐,有的能力還沒有體現出來,但是將來爆發的時候,會發現競爭對手根本跟不上。

  “這些能力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們都會看到。我們花了這麼大的研發投入,我們的研發投入是國內同行的很多倍,我們主要就是投資在未來, 所以未來會看到我們的力量爆發驚人。”在他看來,華為消費者業務參與的蛋糕是5000億的蛋糕,華為在未來將有機會衝擊1000億元年收入。

  對於區域市場,華為表示在西班牙、比利時、紐西蘭、澳大利亞、埃及等國家和地區進入市場前三,而美國市場將會以華為自有品牌高端路線,重新和蘋果、三星競爭。

蘋果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玻股份 3.55 9.91%
2 共達電聲 11.80 6.21%
3 歌爾股份 14.11 5.14%
4 超聲電子 10.11 3.59%
5 南洋科技 18.68 3.4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園集團 17.19 -3.54%
2 浪潮資訊 23.85 -3.17%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立訊精密 23.50 -2.81%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