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雙創”添翼

  • 發佈時間:2015-09-08 17:31:3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蘇雪燕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創客”群體的融資需求日益提升。但“創客”和他們的項目分佈散、實力弱、前景不明,使金融服務與其對接存在難題。對此,一些金融機構設立科技專營支行,創新“投貸結合”模式、拓寬抵質押物範圍,力求通過金融服務為“雙創”添翼。

  在杭州浙大科技園開了一家科技公司的“80後創客”小丁,從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設計開發。隨著創業規模擴大,資金捉襟見肘,他試著到銀行申請貸款,但因“無房無車”多次被拒絕。直至2015年年中,浙商銀行為小丁發放了30萬元“雙創”系列信用貸款。“這筆貸款沒有要我任何擔保,只要我們提供可行的創業計劃書。”小丁對記者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雙創”企業處在創業初期,風險較高,因此支援“雙創”對銀行來説難度較大。對此,他建議,“銀行可以建立專業性科技支行,可以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方式結合起來,嘗試投資、貸款相結合的‘投貸聯動’,更好地彌補小微企業融資缺口。”

  浙江省銀監局已專門出臺了相關意見,要求轄內銀行業做好“雙創”金融服務。意見指出,銀行業機構可以探索投貸結合等新融資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為科創型企業提供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拓寬企業貸款抵質押物範圍,大力推進各類權利質押貸款;通過設立科技專營支行,以專業化經營對接科技創新。

  據了解,截至2015年5月末,浙江嘉興、湖州、麗水三地銀行業用於支援草根創客貸款合計9240筆、餘額37.4億元。

  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向記者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是我國今後一段時期重要的經濟形態,對銀行來説,這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會。“這不僅是銀行要支援的事業,而且是銀行自身開拓新市場,獲得新發展的機會。”

  針對“雙創”金融服務中的風險把握,劉曉春認為,應按商業原則,在深入研究雙創中不同業務模式特點的基礎上,精準確認風險節點,設計信貸産品。“銀行以收益覆蓋風險原則設計産品,不簡單考核不良率和追究責任。”

  為“雙創”提供金融服務,不僅是提供信貸服務,還可以延伸服務鏈條。在廣東珠海橫琴的“澳門青年創業谷”,平安銀行結合網際網路技術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創客”的服務,例如為“創客”們提供專門的“微信開戶”服務;為中小電商企業提供免費的電商雲服務平臺的“生意管家”服務;給予企業純信用網際網路金融貸款的“政務數據貸”服務等。

  不過,在曾剛看來,“雙創”還需要配套多層次、多元化的融資體系,除了商業銀行外,需要政策性融資、擔保、直接融資渠道等。“此外,還應在政策上有些支援,包括對小企業的稅收支援,對銀行有風險補貼或其他政策上的傾斜等。”曾剛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