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傾聽雪域高原闊步前進的足音·輝煌50年

  • 發佈時間:2015-09-08 08:09: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西藏各族各界迎來自治區成立50週年。從雅礱河谷到藏北高原,從象雄故里到尼洋河畔,西藏各地無不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記者奔走在雪域高原,進農家、入牧戶,上工廠、下口岸,也無時不感受著這塊古老土地在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産業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著各族人民為建設美好家園迸發出來的昂揚激情。

  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正在雪域高原崛起。

   藏族幹部為主體,充分行使各項事務管理權力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西藏人民從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務的權利,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宗教上享受平等權利。當年,西藏約92%的地方建立了以翻身農奴和奴隸為主的鄉人民政權。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時,藏族等少數民族代表佔到80%以上。

  30歲的達娃是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瓊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于2012年當選為自治區人大代表。這些年,他先後就人口較少民族的傳統文化延續、特困學生教育、幹部培養等問題提出議案,件件有回音。“各方很重視我的提案,珞巴族群眾從我身上看到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半個世紀以來,西藏各族人民參與民主政治建設的熱情持續高漲,參選率不斷提高。2012年四級人大換屆選舉中,參選率達到94%以上。據統計,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大代表始終在全區各級人大代表中佔絕對多數,全區4個市、74個縣(區)、683個鄉(鎮)均成立了人民代表大會,經過直接和間接選舉産生的34244名四級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31901名,佔93%以上,門巴、珞巴、納西、回、壯等民族均有自己的代表。目前,西藏共有全國人大代表20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佔70%。

  西藏自治區歷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府主席、政協主席均由藏族幹部擔任,7個地(市)中4個地(市)委書記是藏族幹部,74個縣(市、區)黨政“一把手”中有81名藏族幹部,694個鄉鎮(街道)黨政正職中均配有一名民族幹部,各級黨政機關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幹部比例達70.4%。

  依法治國,依法治藏。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先後制定了300部地方性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決議、決定,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自然資源保護等。近年來,加強地方立法的力度越來越大,凡是有需要、有必要的就從實際出發立法,例如,《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規定》《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關於嚴厲打擊“賠命金”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定》《關於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活動的決定》《關於設定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的決定》。這些地方法規為西藏社會穩定及經濟繁榮進步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

   經濟快速發展與生態有效保護有機統一

  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速度和廣度舉世矚目。西藏地區生産總值由1965年的3.27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億元,增長近300倍。進入新世紀以來,從2009年開始到去年底,西藏GDP連續6年實現百億級穩定增長,相繼跨越400億元直至900億元大關,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長速度。發展速度和效益同向增長,西藏産業結構日趨優化:一、二、三産增加值佔比從1965年的70.9:6.8:22.3,轉變為2014年的9.9:36.6:53.5。

  符合當地特點的優勢産業的崛起,是西藏經濟發展中最大的亮點之一。目前,西藏已初步形成了優勢礦産業、建築建材業、民族手工業、藏醫藥業為支柱的富有西藏特色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産值從1965年的0.09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50億元,年均增長16%。“輸血”變“造血”,當地自我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新的經濟形態與生産方式在西藏經濟發展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1993年,拉薩成立了自治區第一個證券交易中心,與上海、深圳等證券交易市場聯網運作,這是西藏第一個經營現代金融業務的金融市場。1995年,西藏第一隻股票“西藏明珠”上市。截至今年6月,西藏上市公司已有12家,涉及食飲品製造、旅遊、制藥、礦産開發、建築建材和藏醫藥等各種行業。與之對應的,藏語在這些年裏增加了很多諸如股票、期貨、債券、“網際網路+”等新詞彙。

  經濟快速發展,但凈土與綠色依然是雪域高原的亮麗名片。僅2009年至今,共落實投資56.46億元,全面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3大類10項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目前,西藏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總面積41.22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區國土面積的34.35%。碧水盪漾、綠染天際、藏羚羊歡躍、野牦牛奔騰……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環境品質最好的地區之一。

  護綠添綠,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索取,已成為西藏各地的追求和時尚。“當年砍伐是為了生存,現在植樹造林更是為了生存。”自治區林業廳退耕辦工作人員介紹,為改善獅泉河鎮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緩解風沙對居民的危害,從1989年開始,獅泉河鎮把盆地沙害治理列為頭等大事。農牧區用能結構在不斷優化,西藏自治區能源研究示範中心主任吉靳剛説,西藏近10年新型清潔能源使用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率達到58.7%。

  “寧肯發展慢一些,也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西藏將環境保護納入全區發展大局,確立了社會穩定、安全生産、環境保護“三條底線”,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領導幹部考核內容,實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我們絕不以犧牲環境來求取經濟的發展,為了保護環境,就是挖金子我們也不要。”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張天華斬釘截鐵地説。

  “喝一口酥油茶,唱一首藏曲,把幸福傳向四方”

  江孜縣江熱鄉班久倫布村73歲的旦增,生活與本村其他老人們似乎沒啥不同,要麼在家喝茶聽廣播,要麼到村裏的佛塔前轉經,聊天、曬太陽。老人告訴記者,他曾在本村的帕拉莊園為奴17年,那莊園雕梁畫棟、富麗堂皇,貴族們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14戶60多名奴隸卻擁擠在面積僅150平方米的院子裏,幹不完的牛馬活,還要挨打受虐。指著自己家300多平方米的二層藏式樓房,説著兒孫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老人滿臉自豪……

  “帳篷如蘑菇般在場地上撐起,五彩的帷幔在林間交織,喝一口酥油茶,唱一首藏曲,把幸福傳向四方。”今年8月雪頓節期間,家住拉薩東郊的羅布次仁一家6口,一大早就出了家門,看展佛、聽藏戲、過林卡。中午時分,全家在羅布林卡架起了帳篷,盡情歌舞,開心玩耍。

  各民族親密交往、親如一家,民族團結融合的佳話到處傳揚。在拉薩市堆龍德慶縣流傳著一個“三個民族、一個公司”的故事。公司合夥人為潘欽造、馬來個和米瑪次仁,分別是漢族、回族和藏族。6年前,浙江溫州人潘欽造在西藏開辦了水泥廠,而來自甘肅的馬來個和西藏本地人米瑪次仁經常去潘欽造的廠里拉水泥,一來二去便成了好朋友。去年4月,三人合夥投入3000萬元註冊辦了物流企業。據統計,近年來,西藏各民族間通婚率每年以兩位數速度增長,通婚數由2008年的666對增加到2013年的4795對。

  如今,雪域高原的鄉村牧場到處都是“幸福的旦增”:從90%以上的人沒有自己的住房,到98.7%的農牧民擁有自己的住宅;從佔西藏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根本不能上學,到享受15年(幼兒教育到高中階段含中職)免費教育政策;農牧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是1978年的42倍;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全區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基本形成,基本實現縣縣疾控中心全覆蓋、鄉鄉建有衛生院、村村建有衛生室的目標;西藏人口從和平解放時的114萬人增加到317萬人,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和平解放初期的35.5歲提高到68.2歲……

  最大的變化是人,最根本的變化是人的變化

  扎囊縣朗色林村“末代防雹師”旺覺,祖祖輩輩都當“拉拉”——千百年來,科技落後的藏族農民把防雹驅雹的希望寄託在當地的防雹師“拉拉”身上。可眼下他的7個兒子,卻沒有一個再肯跟他學做“拉拉”。上世紀80年代,西藏農牧區逐漸開展人工防雹工程。“防雹驅雹都靠高射炮,那傢夥可要比我揮動法器、默念咒語的道行、法力靈驗多了,我這個拉拉該休息啦。”旺覺笑著説。老百姓心目中的“神人”就這樣走下了神壇。如今農牧民不僅學會了用炮驅雹,在日喀則,有很多農牧民精通拖拉機、收割機等現代農機的操作,對種植技術、施肥量、用水量、病蟲害防治瞭如指掌,説起科學種植、現代行銷等頭頭是道。

  “自己不就是吃了不懂法的虧嗎?”在聽完“法律進萬家”宣講組的一場 “婦女權益法”講座後,桑日縣絨鄉衝達村14組的德吉措姆恍然大悟。幾年前,與她沒有領過結婚證的“前夫”説離開就離開,一家的重擔壓在了她一人身上,苦了自己也苦了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在衝達村,像德吉措姆一樣沒有領結婚證的婦女佔80%左右。“我們這個民族過去基本上沒有法律意識,如果遇到糾紛,大家會更願意找親戚朋友、德高望重的長輩,或寺廟的活佛來調解做工作。不要説進法院打官司,有的人甚至連律師事務所都不好意思進。只要訴訟,他們會覺得丟人,很沒有面子,不管原告還是被告都會這樣想。”西藏第一位女律師央金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民事案件、經濟案件逐漸增加,更多的人開始願意在法律框架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西藏大部分農牧民沒有任何金融意識:有錢不存銀行,無錢也不借貸。農行仲巴縣支行帕羊鎮營業所剛建立時發現,當地群眾根本不到銀行存款,更沒有貸款的想法。每年賣了牛羊後,牧民們就把現金、金銀或塞在墻縫裏,或埋在地下,等需要購買草料、牲畜時再從地下挖。有時記不清埋藏地點找不到了,他們就説錢財會走路,自己跑掉了。如今,西藏農牧民金融意識大幅增強。截至今年3月末,農行西藏分行貸款餘額達114.21億元,佔全行涉農貸款的59.43%,覆蓋全區90%以上的農牧戶。目前,西藏已成為全國農戶信用貸款覆蓋率最高的地區。

  著名學者、現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旦增倫珠感慨地説,西藏50年社會巨變,最大的變化是人的變化,最根本的變化也是人的變化,而變化的最大動力來自於人們對幸福的追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