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製造新圖景 資訊技術産業政策密集出臺

  • 發佈時間:2015-09-08 08: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製造新圖景 引爆資訊技術産業機遇

  “錯過工業4.0,你就等於錯過了這個時代!”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這樣對上證報記者説。

  《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需要突破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中,首個就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從製造大國轉型製造強國的角度,資訊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對於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而從資訊技術産業看,《中國製造2025》以及“網際網路+”戰略的出臺,將對産業爆發起到推動作用。

  “要説資訊技術對生産製造方式的改變,一個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無論哪個行業,如果要引進一個海外的科學家人才,原先第一個想到的是給人家配實驗室和科研團隊;到了今天,首先要做的就是配高性能電腦。有了電腦他才能進行本領域最高精度的計算倣真,從而發揮其創造能力。” 中科曙光 副總裁兼董秘聶華這樣説。

  ⊙本報“中國製造”調研組

  相關研報稱,預計隨著“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 2025”戰略的實施,資訊技術的應用範圍將會不斷拓展,“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交通”等眾多領域都會得到巨大的發展,整個電子資訊産業將會迎來黃金髮展期。

  資訊技術的突破與桎梏

  在王喜文看來,目前資訊化水準不高,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仍是制約我國製造業發展的一大因素。“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水準仍然滯後於發達國家。企業利用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生産方式和工藝流程的意願偏低。關係國家經濟、社會安全的高端核心工業軟體主要依賴進口,資訊化與資訊安全相關領域人才儲備嚴重不足。”

  就拿超級電腦來説,《中國製造2025》中提到,“我國已在超級電腦領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系統,已經連續5次在世界超級電腦500強排名中奪冠。

  但在同樣從事超級電腦研發的中科曙光副總裁兼董秘聶華看來:“我國的超級電腦能從默默無聞到與世界強國同臺競技值得驕傲,但是真正的核心晶片CPU,還是被Intel,AMD,IBM[微網志]等國外廠商壟斷。最關鍵的核心技術還是受控於人,這是目前超算領域最令人擔憂的地方。”

  風險隨時可能爆發。例如今年初,奧巴馬政府下令禁止企業向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有關的中國出口技術,與天河二號相關的四家超算單位——長沙、廣州和天津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以及長沙的國防科技大學上了美國政府的黑名單,這使業內再次意識到核心技術自主化的重要性,也加速了CPU國産化的進程。

  目前,由中科院計算所旗下龍芯中科研發的“龍芯”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CPU系列,但是其在市場化應用普及方面還有一段路要走。

  工信部在電子資訊司在解讀《中國製造2025》規劃時也坦言:長期以來,我國基礎電子領域的追趕和跨越進展緩慢,覆銅板、磁性材料、電阻器、電容器、PCB等産品以中低端為主,電感器、感測器、IGBT等普遍落後國際先進水準1-2代,積體電路、平板顯示等關鍵專用設備長期依賴進口。同時,受制于核心技術缺失、資本人才儲備不足、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弱等因素,我國骨幹企業當前仍以産品競爭為主,在跨國公司主導的産業生態體系中被邊緣化,長期處於被動跟隨、同質化競爭、低附加值的發展階段。

  並購與研發“兩手抓”

  中國女人熱衷出國“買包包”,大牌奢侈品的海外價差令中國消費者為之瘋狂;中國企業則熱衷出國“買公司”,海外領先的技術水準與相對合理的估值令中國企業趨之若鶩。資訊技術領域亦如此,近年來海外“蛇吞象”並購案不斷涌現,出海並購成為快速拉近我國與世界先進水準距離的捷徑。但 “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自主研發精神,更是實現製造強國夢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以資訊技術産業的基礎——積體電路來説,我國的行業水準長期落後於人。自從積體電路産業上升到國家戰略後,中國積體電路産業的境內外並購整合愈加熱烈,在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引導下,民間資金積極介入行業的並購重組

  例如2014年11月 華天科技 收購美國FCI100%股權;今年1月, 長電科技 又宣佈聯合“大基金”收購全球第四大封測廠商常星科金朋;而7月份爆出的紫光集體擬斥資230億美元要約收購DRAM(記憶體)巨頭美光科技的消息,更是讓中國積體電路海外並購成為焦點。一夜間,中國財團成為全球半導體領域的“財神爺”,中國積體電路産業也似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並購確實是中國積體電路産業發展的一條路徑。”在中科院微系統所工業研究院CEO楊瀟看來,在大基金的引導下,中國積體電路産業的國際並購,有助於完成産業初級階段佈局、填補産業空白、帶來規模效應。大基金的歷史使命就是帶領中國積體電路産業完成底層的産業佈局,這其中的中低端技術是可以通過並購取得的。“但是由於國外對積體電路核心技術的限制,不僅使我們有錢買不到先進的技術和企業,也使得國內積體電路産業想在當前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變得無比艱難。”

  例如紫光發出對美光的收購要約,業內資深半導體人士認為:“收購很難通過美國政府的批准,而美光科技在2013年收購了日本的爾必達,這使得該收購會更加複雜。”最新媒體消息是,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8月底赴美會見美光科技董事會成員,繼續商議收購美光事宜,並且還將前往華盛頓,會見熟悉CFIUS審批流程的政策專家。但是並購能否成功仍然充滿了未知數。

  楊瀟進一步提出,對中國半導體來説,更為重要的是抓住當前的下一代技術時機,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原創技術,才能讓中國積體電路站到超越先進的層面。尤其在摩爾定律製程突破越來越難、半導體應用技術出現巨大轉機的情況下,中國有望在“超越摩爾”領域出奇制勝,趕上甚至超越世界先進水準,比如基於物聯網、人工智慧的MCU(微控制器)、MEMS(感測器)、磁存儲等領域。

  政策密集出臺産業迎機遇

  對於資訊技術發展産業而言,國務院5月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和7月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的行動指導意見》是兩大綱領性文件。

  除兩大綱領性文件外,大數據雲計算等細分行業頂層規劃也在陸續出臺,還有即將發佈的“十三五規劃”,都將對資訊技術産業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定調大數據産業將成為新經濟的重要引擎,尤其政府大數據成為風口。近日,工信部組織召開了大數據産業“十三五”規劃第一次編制會議。此前,工信部從2014年8月就開始了雲計算“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內容包括重點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完整的産業鏈;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兼併重組、集中資源;發揮龍頭企業對産業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打造雲計算産業鏈等。今年4月份,工信部又啟動了資訊通信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研究工作,研究課題包括:新常態下資訊通信業發展的目標,資訊通信業的增長模式,資訊通信業基礎設施能力的提升,區域資訊通信業協同發展,網路業務發展與安全監管等14個重點問題。

  “電子資訊技術是其他戰略新興産業的技術基礎,其技術水準的發展意義重大,電子資訊産業也因此成為其他産業的支撐。以積體電路為例,積體電路技術的進步催生了智慧電視、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多種消費性電子産品,並促成了電子産品生産成本的下降和産品性能的提高, 直接刺激了智慧終端的消費,而智慧終端的普及又帶動了電商、快捷支付等産業的發展。”平安證券研報稱,預計隨著“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 2025”戰略的實施,資訊技術的應用範圍將會不斷拓展,“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交通”等眾多領域都會得到巨大的發展,整個電子資訊産業將會迎來黃金髮展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