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6類海關特殊監管區整合為綜合保稅區

  • 發佈時間:2015-09-08 05:31:4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日報訊 (記者/吳哲 實習生/王榮盛)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部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和創新升級。

  《方案》指出,逐步將現有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跨境工業區、保稅港區及符合條件的保稅區整合為綜合保稅區。新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統一命名為綜合保稅區。逐步統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資訊化管理系統,統一監管模式。

  筆者了解到,為適應不同時期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務院曾先後批准設立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跨境工業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等6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據有關人士介紹,不同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有別。而此次出臺的《方案》提出了“四個整合”: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類型、功能、政策和管理。除了逐步將六大類型整合為綜合保稅區,還將規範、完善這些區域的稅收政策,並逐步統一資訊化管理系統、統一監管模式,實現相關管理部門的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三互”)。

  此新規一齣,不少專業人士為此叫好。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和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江小平認為,特殊監管區的核心功能就是保稅倉儲和保稅加工,但海關先後推出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還細分A/B)、跨境工業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等6個不同的概念,有時連海關內部人士都會分不清楚。現在把概念逐步統一,是一個很好的改革方向。

  但江小平也指出,統一整合併不容易。目前全國已經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有120來個,都是地方政府牽頭,實際運作情況良莠不齊,要退出談何容易?如何處理好前期的投資投入,撤銷的處置費用以及退出以後的轉型方向,都頗費思量。光是企業的工商登記變更手續,已經是個不小的工程。

  他建議,過去幾十年,中國特別是像廣東的加工貿易發展,也都是採取“散養”模式。如今科技發達,應該多借助網際網路技術的作用,不斷提高海關監管水準。

  記者從海關廣東分署了解到,廣東目前共擁有6類12個特殊區域,包括保稅區4個、出口加工區2個、保稅物流園區1個、保稅港區2個、綜合保稅區2個(深圳鹽田綜合保稅區正在辦理驗收未運作),珠澳跨境工業區1個,除汕頭保稅區位於粵東外,其餘均分佈在珠三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