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國際化與中非貿易發展相得益彰

  • 發佈時間:2015-09-07 15:31:2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伊佳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中國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進程加快,以及亞投行的構建、“一帶一路”戰略等的推進,人民幣在國際舞臺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人民幣保持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第六大外匯交易貨幣、第六大國際銀行間貸款貨幣地位。上半年,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支付、外匯交易以及銀行間貸款中的佔比分別為7.9%、2%、2.8%和2.7%,人民幣作為國際銀行間貸款貨幣佔比已超日元。

  那麼,人民幣國際化在非洲的發展態勢如何?人民幣國際化對中非貿易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貿易簡便化是必然趨勢

  “中非貿易的大幅增長,以及中國對外投資的增多,極大地加速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非洲金融發展問題研究員李力源認為,中非之間快速增長的貿易額為人民幣在非洲實現跨境結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從2009年起,非洲就成為中國人民幣國際化的主陣地。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迦納、尼日利亞、模里西斯、辛巴威……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正在將人民幣作為一種結算手段和外匯儲備。近期,作為中國在非最大的貿易夥伴,南非也向人民幣亮出綠燈。雙方首度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至此,兩國的貨幣兌換將更加便捷,不再需要使用美元或其他貨幣週轉。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顯示,當前已經有超過85個國家的上千家銀行已經接受人民幣轉賬。而中國工商銀行佔有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已實現了與非洲16個國家的人民幣交易。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還指定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為非洲首家人民幣清算行,這些舉措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非洲的“基礎設施”正進一步得到完善。

  自2000年以來,中非貿易額快速上漲了20多倍,2014年中國與非洲進出口額達到了創歷史新高的2218.8億美元。隨著中非産能合作的進一步推進,中非經貿將由貿易向投資發展,催生金融需求,這為人民幣業務在非洲推廣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有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南非作為支付貨幣的使用量在過去一年裏增長33%,在過去兩年裏增長191%。

  鉅額潛能待釋放

  “中非間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和發展潛力,用不了多久,在非洲用人民幣交易更將成為常態。”非洲經濟發展研究所許莉表示,2012年非洲人民幣結算量僅為57億美元,只佔當年中非貿易額1985億美元的約3%。而匯豐銀行的研究數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50%的對外項目使用人民幣結算,而在2014年這一數字還停留在20%。

  隨著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增強,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呼籲將人民幣作為一種儲備貨幣以及可替代美元的國際貿易貨幣。世界銀行近日在一份報告中分析了中國與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合作發展情況。報告認為,過去20年裏,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增長強勁有力,這和該地區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密不可分。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該地區最重要的貿易和金融合作夥伴。尼日利亞、南非、辛巴威等非洲國家已經把人民幣列入該國央行的外匯儲備貨幣。南非、安哥拉、肯亞以及其他一些非洲政府還投資了中國債券。

  此外,非洲54個國家流通著40余種貨幣,有的貨幣緊盯歐元,如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有的緊盯南非蘭特,如賴索托和史瓦濟蘭貨幣;還有的盯住美元,如厄利垂亞和摩洛哥貨幣。從現實情況看,非洲缺乏一種本土主導貨幣。李峰認為,正因為如此,非洲國家對新貨幣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相對較強。加上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作為國際貨幣在支付結算、投資融資、外匯交易、國際儲備等方面的職能得到全面發展,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已經實現全覆蓋和便利化,這為人民幣在非洲推廣提供了有利時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