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外合作助力中國童書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07 15:31: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好的兒童文學是一種可以光腳丫子走出國門的文學,沒有那麼多種族、意識形態、國家差異的障礙,是最容易走出去的文學作品。這樣的文學作品需要童心、詩心、愛心,感恩意識及敬畏意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高洪波在首屆世界童書論壇上如是説。

  改革開放為中國童書市場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在經歷了以兒童雜誌為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的20世紀80年代後,90年代的中國兒童文學走向成熟,迎來了大批的中長篇作品;2000年後,隨著全球化的加深,中國童書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分化期,從內容到種類都走向多元化,而引進國外童書的熱潮也促成了中外童書的合作。

  童書出口需要中外合作

  “中國接觸繪本、圖畫書的時間較短,儘管在文字水準上沒有問題,但是圖畫卻不盡如人意。”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軒在論壇上表示。

  在童書出口方面中國顯然不具優勢。噹噹網副總裁、童書頻道主編王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噹噹網的銷售情況來看,童書出口只佔2%。“在噹噹,國産童書和引進童書的比例是接近的,各佔一半。但是在繪本中,引進的國外童書佔到80%,而科學讀本中,國外童書更是佔到了90%。”

  來自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的另一個數據也支撐了這一觀點。“我們每年引進的版權大概有100多項,但是售出的版權不足整個版權交易業務的30%。”國際合作部主任曾怡介紹道,而涉及中外合作的繪畫書就只有10本左右。

  圖畫書、繪本是中國童書領域中較為薄弱的部分。“這不是因為中國沒有好的畫家,或者畫家水準不行,而是因為接觸時間短,畫家對圖畫書的功能和意義缺乏理解。”曹文軒表示,中國的繪本插畫往往變成了文字的附屬、解讀和對應。

  不同文化碰撞出火花

  在談到中外繪本的合作時,擁有50多部遠銷海外作品的曹文軒顯然最具發言權。“當另一種文化背景下的人,來理解我們的文化和世界觀時,往往會出現驚喜。”他舉了一個自己作品中的一個例子:《小野父子去哪兒了》一書由義大利插畫家操刀,在一張描述小野父子連夜返回村莊的畫中,插畫家在一輪圓月中加入了小野母親的形象,而這在曹文軒自己的文字書中並未表述,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這種插畫是對作品進一步的延伸,而又不違背作品本來的意思。”

  2014年安徒生獎插畫獎獲得者、插畫家羅傑·米羅在論壇上表示,繪本是距離哲學最近的書。他與曹文軒跨界合作的作品《羽毛》被視為中外合作的經典案例,獲得了安徒生獎提名。在談到《羽毛》的創作過程時,他表示是在義大利博洛尼亞的火車上完成的。“一部中國的作品由巴西的插畫家在義大利的列車上完成,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很多西方的觀點是從東方傳過去的,中西合作前景光明。”2015年凱迪克獎評委會主席橫田順子也在論壇上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美國凱迪克獎被譽為繪本屆的“奧斯卡”,每年將評選出一名金獎。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童書越來越被重視,中國的插畫家也有與國外著名兒童作家合作作品。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比利的工廠》便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沃力·德·鄧肯所著,由中國繪本畫家徐開雲繪製圖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