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張明:中國並非本輪全球市場動蕩“震源”

  • 發佈時間:2015-09-07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7日訊(記者 馬常艷)自今年8月中旬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即將到來的説法再度流行起來,甚至有觀點直指為中國所拖累。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張明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新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在即的説法站不住腳,中國不應該背負全球金融市場動蕩“震源”的指責,而震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美聯儲加息預期與全球經濟低迷態勢衝突不斷放大。

  新一輪“金融危機”不成立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大幅動蕩,無論是歐美日發達國家,還是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各類股指均大幅下跌。張明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面臨著繼續震蕩的可能性,個別國家爆發危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造成大規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很低。

  張明認為,美國國內外環境決定即使美聯儲今年加息,其加息節奏也不會太快。目前美國經濟持續復蘇面臨著一些不確定性,例如勞動力市場參與率偏低、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美元升值過快影響出口與就業增長等,這決定了美聯儲不會過快收緊貨幣政策。

  從中國方面來講,經濟增長呈現緩中趨穩態勢。張明表示,今年以來,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政策的出臺將使下半年經濟增長趨穩,從而緩解中國經濟下行的國際衝擊。比如,在財政政策方面,以七大重大工程包為代表的新一輪國內基建浪潮,以及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新一輪國際基建浪潮正在蓄勢待發;在貨幣政策方面,去年11月至今已經有5次降息3次降準,且未來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在人民幣匯率方面,2015年8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下行已經改善了匯率高估的局面。

  張明指出,與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時期相比,新興市場國家總體上經濟賬戶赤字規模更小、外匯儲備水準更高、宏觀當局經濟管理能力更強,因此新興市場國家整體上爆發危機的概率不大。

  此外張明表示,由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很疲軟,金融市場動蕩不安,決定了一旦特定新興市場國家爆發危機,IMF等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可能會積極介入。

  美加息預期與全球經濟衝突

  面對這新一輪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有觀點把矛頭指向中國,稱中國是此次震蕩的震源。對此,張明表示,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經濟波動與政策變化的確會給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但這次主要還是美國貨幣政策變化引發了全球金融震蕩,導致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嚴重外流,同時本幣貶值壓力上升。

  張明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美聯儲加息預期與全球經濟低迷態勢存在明顯衝突,而且近期這種衝突在放大。當前,全球發達國家除美國外,全球新興市場國家除印度外,都遭遇了增長率下行或增長率低迷的問題。中國經濟GDP增速從過去9-10%的水準降至目前6-7%的水準;歐元區經濟仍在衰退的邊緣徘徊;日本經濟已基本耗盡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造成的短期紅利;俄羅斯、巴西與南非這三個金磚大國遭遇了大宗商品持續熊市的打擊,經濟依然衰退;以巴西與秘魯為代表的拉美國家目前正面臨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與短期資本大量外流的雙重衝擊,金融脆弱性正在急劇上升。

  目前,市場對下半年美聯儲加息節奏存在爭論,而最近美聯儲會議釋放出加息條件基本成熟的信號。張明認為,美聯儲今年下半年至少加息一次。美聯儲加息預期可能造成全球流動性趨緊、融資成本上行,而這與全球經濟目前的低迷態勢構成了明顯的衝突,而這一矛盾恰好是近期金融市場動蕩的原因之一。

  張明還認為,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急劇下降也與全球股市的輪番下跌有關。“隨著貨幣條件的收緊,以及過去若干根深蒂固“信條”的破滅,造成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程度顯著下降,而風險規避程度顯著上升。 ”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