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機排放標準升級不能遺漏農民“表情”

  • 發佈時間:2015-09-03 02:31:2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趙潔周鵬飛

  因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汽車排放標準的每一次升級都會成為輿論焦點;同樣,隨著柴油機排放“國二”升“國三”“大限”將至,這一話題也不斷升溫。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生産企業、經銷商圍繞技術能力、庫存消化、購機補貼、成本提升、市場供求、新機穩定性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眾聲喧嘩中,處於終端、相對弱勢的農民群體鮮有發聲,標準調整導致的成本上漲有多少要由他們承擔?他們的切身利益如何保護?筆者認為尤其值得關注。

  國家施行新的柴油機排放標準,符合農業機械化戰略發展的需要。作為提高農業生産效率、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農業機械化水準的提高,不僅包括量的增加,同樣需要質的提升。當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緊箍咒”越來越緊,農機化水準和許多農業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在農機行業推行“國三”標準,一方面能夠循序漸進減少農機使用對環境的污染,確保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鞭策和倒逼農機企業勤練“內功”、更新換代、做大做強。

  當然,任何一次政策調整在産生積極效應的同時,對舊有體系必然會有衝擊,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和代價,此次農機排放標準升級也不例外。首先,在庫存消化方面,“國二”排放標準的農機無法通過改裝達到“國三”標準,據估計,到明年4月1日前“國二”排放標準的農機庫存量約為40萬台,要在目前至明年4月這一農機銷售淡季中消化掉,難度很大。第二,在生産成本方面,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測算,“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機製造、生産、維護、使用成本都會比“國二”機有較大幅度增加。這些成本一部分最終會直接轉嫁到農民頭上,或者導致機具品質下降間接轉嫁給他們。第三,在使用和性能方面,“國三”排放標準的農機研發、試驗時間相對不足,不少産品目前還存在動力輸出率低、穩定性不強、維修難度大、售後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再加上對終端消費者前期宣傳不足,短期內要得到農民的理解、認同和接受比較困難。

  柴油機排放標準的調整利國利民,勢在必行,但對於調整後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做好應對預案,特別是對於農民利益的保障要提前做好準備。筆者建議,首先,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國三”排放標準農機的品質檢測,督促生産企業嚴把品質關,加強市場監管,保證農民買到排放達標、品質可靠、品質放心的農機。第二,與時俱進更新購機補貼政策,綜合考慮農機成本變化、農民購買能力、補貼資金總量等因素,制訂適合“國三”排放標準農機的購機補貼辦法,避免新機增加的成本完全由農民承擔。第三,加強對“國三”排放標準農機的宣傳介紹和知識普及,儘快開展相應的農機使用、維修培訓,讓農民真正認同、主動接受“國三”排放標準的農機,爭取在各方努力下,順利完成“國二”向“國三”的升級,實現農業可持續、生産高效率、農民多增收的良好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