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微信微網志健康科普多沒譜

  • 發佈時間:2015-09-02 14:02: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代麗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健康科普資訊生成與傳播指南(試行)》,確保公眾獲得科學、適用、可操作性強和具有行為指導性的健康科普資訊。在國家衛生計生委昨天組織的專家訪談活動中,專家指出,現在微信、微網志傳播的健康科普知識有百分之七八十都存在不靠譜的資訊。判斷健康科普資訊是否可靠有幾個標準可供參考。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研究員任學鋒説,目前健康科普存在的幾大問題,一是媒體報道對信源不考證,出現了無出處、無依據、無時間的“三無”産品,甚至是主觀杜撰的科普資訊。比如説某網站提出“根據專家分析,綠豆的生命指數為2.87”,就屬於這類“三無”資訊。第二是對專家不鑒別,各種高級營養師、專家滿天飛,語不驚人死不休,吸引公眾眼球。少數媒體不加鑒別地報道,成了虛假資訊傳播的工具。第三是誇大功效或誇大危害的宣傳,比如“每天吃一個紅薯可以保證不得癌症”、“維生素D號稱萬靈藥”等。第四是一些媒體報道證據不足或有爭議的健康知識,因為缺乏專業人員審核機制,造成資訊紛亂不一。第五是不符合醫學常理和專家共識的片面報道,誤導公眾。比如,曾有媒體報道英國一女孩咳出惡性腫瘤,決定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就是不符合科學常理的。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鈕文異談到,據專家估算,現在微信、微網志傳播的健康科普知識有百分之七八十都存在不靠譜的資訊,真真假假地混雜在一起。以這幾天微信上傳播的一個資訊為例——《你知道吃黑木耳的好處嗎?》鈕文異強調:“這到底是誰説的?裏面沒説,沒註明作者,也沒註明這些資訊的出處。説心血管病患者吃黑木耳可以不吃阿司匹林。可實際上,在專業的心血管網站上專門有建議阿司匹林還是要繼續吃的資訊,特別是50歲以上的或者有心血管病的患者。”

  那麼,公眾應該怎麼甄別這些健康科普資訊呢?任學鋒給大家支了一招:那就是看三點:第一,誰説的,如果是國家、政府或權威機構説的,可信度高;如果是像張悟本這樣的民間“大師”,或者是沒有專業機構背景的人説的,那就要注意甄別。第二,什麼時間説的,因為對科學的認識有個漸進的過程,所以標注時間很重要。第三,資訊的來源是什麼,作者是怎麼知道這個資訊的,有沒有專業證據的引用。J20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