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浦東試水網路訂餐“網際網路+信用”

  • 發佈時間:2015-09-01 11: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治國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上海9月1日訊(記者李治國)網路訂餐,消費者如何選擇“靠譜”的餐廳,監管部門如何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無縫銜接?上海市浦東新區準備試行監管方與第三方網路訂餐平臺“餓了麼”合作,以探索新的“網際網路+信用監管”模式。

  目前,上海浦東新區先行在餐飲店數量多、監管難度大的浦東陸家嘴地區試點。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網路訂餐時,就能對接政府“大數據”,參與食品安全監管過程。

  網路訂餐也需要“信用”

  第三方網路訂餐平臺,是近年來新涌現出來的網際網路新興業態。但新業態在方便老百姓點餐、用餐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比如一些入網餐飲單位衛生狀況不過關,甚至還有個別“地下黑窩點”搖身一變,利用網路開展經營活動,嚴重影響食品安全。

  據調查,不少白領是網路訂餐的忠實擁躉,陸家嘴某公司員工小方也是其中一員。由於單位沒有食堂,為了解決午餐,她要麼自己帶飯,要麼到附近餐廳就餐,現在她更願意選擇便捷的網路訂餐。但有一次,“我點開一家飲品店的商家詳細資訊,發現上傳的營業執照竟是一家汽車運輸公司的。”

  第三方網路訂餐平臺“餓了麼”CEO張旭豪也表示:“我們一直設法加強對入網商戶的規範化管理,要求經營者必須上傳證照掃描件。但是很多資訊我們無法準確掌握,在資質審查時確實有困難。因此,我們非常希望得到政府權威資訊的支撐。”

  “僅憑第三方平臺線上核查,或是單純依靠政府部門線下監管,力量都是有限的。”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陳彥峰局長表示,“我們試圖整合政府和市場的‘大數據’資源,探索‘網際網路+信用監管’模式,促進對網路訂餐食品安全的線上線下齊抓共管。”

  “大數據”放心選餐廳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先行試點的陸家嘴地區,匯集了近900家餐飲單位,接近上海浦東全區的十分之一;“餓了麼”在陸家嘴地區“餓單”日均接單量在新區佔比達30%。目前,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和“餓了麼”雙方已經完成入網餐飲單位的市場主體資訊基礎數據及動態監管數據的對接,包括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監管資訊(俗稱笑臉、平臉、哭臉)等。

  消費者登錄“餓了麼”網站或用手機APP軟體訂餐時,在餐廳列表頁和詳情介紹中點開“臉譜”圖標,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的證照登記資訊和相關檢查資訊便一目了然。消費者可以根據披露的資訊,選擇放心、安全的餐飲服務。

  除了方便選擇放心就餐點外,消費者做出的就餐選擇資訊還將匯集起來,每個訂餐用戶都將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的間接推動者。同時,在“餓了麼”在平臺服務中形成的信用評價、交易記錄、投訴舉報等大數據也將同步流向政府部門,推進市場動向與政府監管的無縫銜接。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這種資訊共用將逐步在浦東新區輻射開來,預計最快今年年底能實現全覆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