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玉林犬”死傷大半,尷尬了誰

  • 發佈時間:2015-09-01 02:31:5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如果由此就一味地指責愛犬人士的贖犬行動,恐怕對於這些滿腔熱情的人們來説未必公道。但護生園裏這些狗狗之茍延殘喘的命運,卻確實給持不同觀念者,留下了“善不由衷”的話柄。

  當初未成盤中餐,如今淪為病死犬。這是被眾多愛犬人士從刀下贖下性命的“玉林犬”眼下所面臨的遭遇。媒體報道,截至一個月前共計接納1800多條“玉林犬”的江蘇高郵一處“生命護生園”裏,每天都有狗因患瘟疫暴病而亡,加上一部分被領養走的,如今園內只剩下400多條犬。

  原本僅僅屬於個人對待動物的觀念問題、對待美食的習俗問題、甚或是對待寵物家養犬與肉犬的感情問題,硬生生在玉林街頭演繹成一年一次的罵戰。而這場圍繞吃狗與救狗之間的衝突,儘管呈現了不同的人群對於狗的不同觀念,其實最終並沒有改變狗的生存命運。

  “玉林犬”被興師動眾贖到手、千里迢迢運到江蘇,當初是吸引了各路愛犬義工。據説最高峰時,高郵護生園裏每天有幾十名志願者忙進忙出,一包包狗糧更是源源不斷寄到這裡。而今熱情退去,園內只剩3名義工,剩下的狗狗已是茍延殘喘。

  如果由此就一味地指責愛犬人士的贖犬行動,恐怕對於這些滿腔熱情的人們來説未必公道。但護生園裏這些狗狗之茍延殘喘的命運,卻確實給持不同觀念者,留下了“善不由衷”的話柄。

  其實在“玉林犬”的是餐是留問題上,其呈現的意義超過了具體救贖。因此,單純地從喚起人們對於犬類生命的珍惜意識來看,愛犬人士已經盡到了努力。關鍵是看衝突雙方在法治的框架中,能否互相包容對方的不同喜好。

  愛犬人士的個人行為,最終淪為救贖之後的一地雞毛,這種尷尬局面的形成,可能是一腔熱血的愛犬人士沒能料到的。這是一部分人群的理想與大部分人從眾現實環境之間的尷尬。愛犬人士通過經濟手段能夠贖得了一條狗暫時不挨烹啖,但他們沒有能力改變所有刀下活口接下來的命運。

  面對“玉林犬”在護生園裏的際遇,圍繞吃狗還是保狗的這場狗狗生命爭奪戰,衝突雙方可能都需要尋找一種相互包容的心態,去各自接受對方的存在。而在此基礎上,救狗並不是將它們從屠刀下解救出來就算完了,之後能保證它們的生命才是解救的最基本要求。

  □劉雪松(媒體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