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間隙補覺也是戰鬥力

  • 發佈時間:2015-09-01 01:31: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底,在桂北展開的一場對抗演練中,廣州軍區某通信團擔負紅方通信保障任務。

  密林深處,該團一輛光纜搶修車停了下來。兩名戰士麻利的在車底鋪上雨布,枕著挎包便做起了白日夢。除兩名負責警戒的戰士外,其餘人或坐在駕駛室埋頭休息,或靠著輪胎、大樹閉目小憩,不少人還戴著眼罩、耳塞等助睡用品。不到5分鐘,現場已聽聞細微的鼾聲。

  原來,這幾天他們晝夜參加演練,沒睡過一個安穩覺,趁著搶修間隙,大夥抓緊補一補。“休息是為了更好地戰鬥,不然‘功夫’再高也會掉鏈子。”哨兵向清華小聲説,去年一次演練中,團裏的技術大拿、下士李慶發因睡眠不足,在光纜接續時犯下低級錯誤,影響了整個作戰計劃。

  演兵場上,官兵睡眠不足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筆者了解到,野外訓練強度大,大家晚上很難睡個囫圇覺,白天受生物鐘影響,很多官兵想睡卻又睡不著,加上野外條件艱苦、休息機會少等因素,補覺更是難上加難。“實戰中如何見縫插針補充睡眠”這一課題,曾一度擺上了該團作戰問題研討會。

  一聲哨響,官兵們迅速跳上車,向下一處搶修點奔去。車箱板裏,大家道出了他們隨時隨地能入睡的秘訣。

  “‘三五分鐘打個盹,十來分鐘能入睡’,這是野外補覺的基本要求。” 下士劉夢超説,他的入睡秘訣是“數呼吸”,腦袋裏不想其他事,很快就能睡著。上等兵王傑的秘訣是聽輕音樂,中士周文剛則靠“數綿羊”……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據介紹,為讓大家白天補好覺,該團不僅配發了眼罩、耳塞等助睡用品,還專門編印了“野外睡眠手冊”,大家人手一本隨身攜帶。翻閱小冊子筆者看到,上面從睡覺姿勢、地點選擇、注意事項等方面,介紹了幾十種快速入睡的小技巧。“大家對號入座,總有適合自己的。”王傑説。

  山路崎嶇,搶修車一路顛簸。可車箱板裏,官兵們再次發揮了“隨時隨地能入睡”的本領:幾名戰士挽著臂膀靠在一起漸入夢境;上等兵王家陵蜷縮在角落裏打起了盹;排長秦宏春則挽著篷布上的繩子在“釣魚”……據介紹,這些都是他們自創的一些入睡“小竅門”。

  中午時分,演練暫停2小時。連長楊志學一聲招呼:“原地大休息!”。

  一看時間充足,戰士們就地搭起了帳篷。一塊雨布、兩根木棍、一根背包繩,三五分鐘,一頂頂簡易帳篷就搭好了。中士鄧大斌還在帳篷底下鋪上乾草,帳篷周圍撒上了雄黃。筆者貓腰進去躺下,感覺還不錯。

  “可別小看了這種‘見縫插針’的休息方式,積少成多效果很不錯。” 楊志學説,儘管這幾天演練強度很大,特別是夜間課目較多,但大夥個個都精神抖擻,完成任務也相當出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