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體經濟不景氣拖累銀行業績 貸款不良率攀升

  • 發佈時間:2015-08-31 17:1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8月31日消息(記者宓迪 陳進)16家A股上市銀行的中報于近日全部披露。除寧波銀行外,其他15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較年初有所上升;與此同時,企業資金鏈斷裂現象時有發生,顯示中國正經歷著實體經濟轉型的“陣痛”。

  五大行方面,農行再次以1.83%的不良貸款率列居首位,交通銀行則位居最末,為1.35%。招商銀行以1.5%的不良率排名商業銀行第一,寧波銀行則表現表現最好,為0.89%。

  不良率的攀升反映的是一些工業企業在經濟結構轉型大背景下面臨的盈利能力下降的現狀。渣打銀行今天發佈報告稱,國內外需求仍不景氣,不斷攀升的人力成本和仍相對較高的融資成本可能持續削弱企業盈利能力。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意願指數則由7月57.4降至55.3,顯示“銀行更加惜貸”。

  “2013年至今,工行已連續6個季度不良率攀升,這與外部大環境的去産能、去杠桿的趨勢一致。”工行行長易會滿在上周舉行的中報業績説明會上表示。

  江浙工業區現倒閉潮

  銀行貸款不良率攀升的大背景下,資金鏈斷裂的企業也難以得到維繫。央廣網財經記者在今年7月份走訪寧波慈溪這個全國百強縣時發現,當地一些工業區已經有不少企業關門倒閉;更有甚者,已經有人把當地的掌起工業區稱為“鬼城”。

  此前,中信銀行在發佈中報後曾表示,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地區;同時,不良貸款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內陸地區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抗風險能力弱,經濟下行期內信用風險加大;二是環渤海地區産能過剩行業較為集中,産業結構調整加速了信用風險的暴露。

  銀行信貸員收不回貸款就扣獎金

  一旦産生不良貸款,內需消化成了主要的辦法之一。據山東某市一位農信社的一線員工透露,農信社員工可以出資購買本行不良資産,例如:員工40萬購買20萬不良資産+20萬銀行股金,第二個是外銷,吸進大企業成為農信社股東,1:1等比例購買,方式跟內銷一樣。

  在內需消化成為主要辦法之一的背景下,銀行員工面臨著不小壓力。郵儲銀行濟寧分行某信貸員表示,六個月前想辦理辭職,領導不批准,理由是尚有貸款未追回。據反映,這些貸款很多都是不良資産。收不回貸款就扣獎金,很多員工每月才拿1000多元工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