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存定貸”監管紅線將取消

  • 發佈時間:2015-08-31 10:29:17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29日表決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草案),刪除實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貸比監管指標。決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銀行業監管制度迎來重大調整。

  存貸比是商業銀行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的比例。“存貸比監管在當時對於約束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過快擴張,防範和控制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金融的發展,存貸比監管已不適應當前商業銀行資産負債多元化和業務創新發展的需要。”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受國務院委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作説明時表示。

  存貸比監管指標不僅已難以全面反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狀況,“以存定貸”的存貸比監管,還使商業銀行經營中過分重視存款考核,不計成本拉存款,月末、季末“衝時點”等問題時有發生。

  專家認為,當初設立存貸比是為了約束銀行的信貸行為,而現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需要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加之目前商業銀行已經普遍商業化、市場化經營,在自擔風險的背景下,不必再給其發展戴上緊箍咒。

  專家表示,近年來中國商業銀行平均存貸比一直低於75%的監管上限10個百分點左右,但取消存貸比後到底能釋放多少信貸資源,這是銀行的市場行為。當前信貸增速主要受企業投資意願減弱、銀行放貸更為審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由於中小銀行的存貸比距離監管紅線較近,取消存貸比將直接有助於中小銀行增強對“三農”、小微企業等領域的放貸能力。

  有業內人士擔心,取消75%的強制監管指標會不會弱化對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其實,目前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標體系日益完善,且存貸比不再作為監管指標後還將作為流動性風險監測指標,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防控不會受到削弱。

  專家表示,當前商業銀行審慎監管指標體系不斷完善,在防控流動性風險方面,已有新的更有效的監管指標,如流動性覆蓋率等,能夠更為細緻和準確地反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狀況。

  (據新華社北京8月29日新媒體專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