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孤島的燈光

  • 發佈時間:2015-08-28 18:28:0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39年,帶著對警報、飛機、轟炸、防空洞的深刻的記憶,年僅4歲的費麟和父母妹妹離開廣西梧州,回到了祖母一家所在的上海。

  那時,上海淪陷,僅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是個孤島。費麟的父母決定在上海創業,成立了“大地建築師事務所”。

  1941年初,費麟的母親張玉泉租下霞飛路1483弄南徐公寓202室,將家和事務所搬到了那裏,在日軍鐵蹄尚未踐踏的法租界,為家人爭取到了一絲自由的空氣。

  自由的時光並不長久。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隨後,日本在上海的軍隊很快進入了租界,最後的孤島陷落了。

  建築業越發不景氣起來。費麟的父親費康在設計工作之餘,繼續撰寫《國防工程》的書稿。費麟回憶説,梧州的家在戰火中損失慘重,值錢的物件幾乎都沒能帶出來,唯有家人的照片、證件,父親在廣西大學任教時的講稿和《國防工程》手稿被妥帖地收到隨身攜帶的箱子中,作為家中最重要的財富保留下來。

  這部書稿由32開的繪圖紙製成,每一頁的圖文都用3H維納斯鉛筆繪製,整整齊齊用兩塊細木夾板按活頁形式捆住。封面是萬里長城的木刻背景,內頁用剛勁有力的字體寫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書稿的第二頁是一張中國的海棠地圖。地圖上用一個虛線箭頭從長城平面圖上引出一句“昔日邊境恃此為固!”畫底則寫著一個建築師悲愴的問句:“今日國防恃何為固?”“時至今日,我自己作為建築師看到這部書稿時仍覺得震撼,這不僅是我父親的心血,更是一代建築人的愛國情懷。”

  1942年,上海開始爆發各種流行病,費康不幸罹患白喉,患病3天就撒手人寰。張玉泉獨自一人撐起大地建築師事務所,成為中國首位獨立執業的女建築師。“媽媽從不在孩子面前流淚,只是等我們都睡著了,才獨自坐在書房的孤燈下,含淚作詩。”在費麟眼中,母親如大地般堅韌,她白天要處理事務所業務,常常夜以繼日地加班。

  然而,鐵蹄下的孤島,容不得丁點兒光明。

  租界淪陷後,日本強推燈火管制,入夜後日本憲兵在街上巡邏,查看到有哪家窗戶透光,必然到府找麻煩,所以家家戶戶都購買黑色擋光窗簾。夜晚的上海,成為一座沒有燈光的死城。

  “1943年的一天夜裏,我家的燈光不慎從窗簾縫中漏出去,被日本憲兵發現。深夜裏,憲兵敲門進屋,氣勢洶洶地責問為什麼不遵守燈火管制規定。我非常緊張,生怕媽媽遇到麻煩。但媽媽處變不驚,平靜地解釋説要趕設計圖稿,沒辦法才開燈加班。日本憲兵聽聞後態度好了些,只是擺擺手要求把窗簾拉好就走了。”費麟説,當時自己緊張得手心冒汗。

  1945年8月,費麟在學校裏聽聞了日本軍隊在太平洋激戰中屢屢戰敗的消息。同時,美軍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和蘇聯出軍東北的事實也在里弄中漸漸傳開。“我知道日本人兔子尾巴長不了了,大家都盼望著日本早日完蛋。”

  8月15日深夜,202室再一次響起急促的敲門聲。張玉泉以為是日本憲兵又來了。打開門一看,卻是樓上的鄰居黃小姐。黃小姐剛從法國大使館聽到消息,便來給費麟一家報喜:日本正式投降了!這時,費麟的二伯父,在法國哈瓦斯通訊社工作的費彝民通過里弄裏的傳呼電話為大家確認了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

  張玉泉非常興奮,她把費麟兄妹倆從床上叫起來,拉開黑布窗簾打開家中所有的燈光。“明亮的燈光刺破沉沉黑夜,驅散人們心中的陰影。大家都非常高興,不一會兒,里弄裏就人聲鼎沸,一扇接一扇,許多窗戶都發出光芒。”抗戰的勝利籠罩在這一片璀璨的燈光中,成為費麟記憶中無法磨滅的亮點。(本文由費麟回憶,羅晶整理)

  本文講述人簡介:

  費麟,195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築系。曾任機械部設計院總建築師、副院長。現為中國特許一級註冊建築師,兼任清華大學教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