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農業生産充分迴圈起來
- 發佈時間:2015-08-28 05:53:1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我國農業正面臨著到了調整産業結構的重要關口。種養結構、糧飼結構如何優化?耕地利用和保護如何協調?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農科院農業區劃所專家王迎春。
記者:如何把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銜接起來?
王迎春:種養業結構配置是農業産業結構的基本框架,優化種養業結構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農業以農牧業為主體的多業配置比例不合理,農、林、牧、漁的産值比例約為13:1:8:2,而美國農牧結構大致保持平衡,種植業和畜牧業的比例大約為1:1。由於我國長期以來種養業失衡,資源利用沒有形成鏈條,隨著農産品産出數量的不斷增加,農業廢棄物隨之劇增。南方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糞污無法就地消納,造成面源污染;東北地區玉米收穫後,秸稈不能充分資源化利用,焚燒成災。
可以説,孤立的産業發展越快,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威脅越大,一旦某個産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區域環境就受到影響。因此,要從源頭上解決發展生産、保護生態之間的平衡問題,以生態建設為導向發展農業生産,需應用中醫的“治標先治本”的思維方式,推廣種養業迴圈農業模式,構建迴圈農業體系,讓廢棄物變成資源,讓資源産生效益,緩解資源、生態和環境壓力,提高農業收益。
我國一些地區已經有典型的種養迴圈農業模式,如“豬沼果”、“稻魚共生”等都充分利用了農業自然資源和生物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生産效益,控制了廢物排放。因此,各地應立足於資源環境特點、産業基礎和種養習慣,以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産過程清潔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為主線,充分利用農業生物的特性,對種植作物和養殖畜種進行科學佈局,構建産業間迴圈鏈條和不同層次的生態迴圈農業體系。
記者:耕地利用和耕地保護如何有效結合?
王迎春:輪作換茬是維持地力常新的基本手段,也是我國幾千年傳統農業種植方式的精華,合理的輪作制度、休耕以及間、混、套作多熟種植模式,可以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也可以實現“藏糧于土”。
但是,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業技術水準的提高以及經濟效益的驅動,區域單一化的種植結構越來越普遍,連作面積不斷擴大。例如近年來東北地區連年大面積種植玉米,原來的優勢作物大豆種植面積不斷縮減,打破了原有的玉米—大豆輪作的平衡。2013年,東北3省玉米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6億畝,是大豆的3.6倍。從黑土地上大量運出玉米的同時,忽視了大豆固氮對土壤培肥的作用,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等黑土退化問題,由此要付出巨大的生態代價。與此同時,單一種植帶來的産品單一,不僅增加了單一品種的庫存壓力,也增加了市場風險。
地力恢復的種植模式要從長遠出發,保障耕地資源的數量、品質和生態安全。因此,重點要在東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輪作,在黃淮海地區推廣玉米/花生間作套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雙季稻—綠肥或水稻—油菜種植,在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間作套作,在西北地區推廣玉米/馬鈴薯輪作。
記者:口糧和飼料糧結構如何平衡?
王迎春:近年來,畜牧業快速發展,其中草食畜牧業增長最為顯著。1990年至2013年,豬肉産量年均增長4.0%,牛、羊肉産量年均增長8.0%和6.2%,而且牛羊肉佔肉類的産量比重從8.1%提高到了12.7%。目前,我國玉米和豆粕進口量劇增,飼料糧供需缺口擴大,飼料糧供給不足對國家糧食安全的威脅加重。如不適時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必將出現畜禽與人爭糧的局面。
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基礎在飼草,要以“糧、經、草、畜”協調發展為主線,調整種植業生産內部和畜牧業內部的品種結構和佈局變化,形成糧草兼顧型農業結構。以優質牧草替代部分飼料糧,既有助於保障人的口糧需求,又促進草業發展,提升奶牛、肉牛肉羊的生産能力,增加草食畜産品供給量和保障草食畜産品品質安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