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共産黨全面的全民族抗戰路線與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的根本區別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8-28 05:52: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如何實行抗戰?國民黨主張依靠國民黨政府和國民黨軍隊抗戰的片面抗戰路線。中國共産黨主張依靠人民群眾和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戰,這就是全面抗戰路線。

  兩條抗戰路線的根本區別在於,是打一場國家和民族的戰爭,還是打一場政府和軍隊的戰爭。其核心是如何動員、組織和領導人民群眾抗戰,這是國共兩黨指導抗戰、實施抗戰的分水嶺,也是雙方在抗戰期間力量消長興衰的根本原因。國民黨雖然在退無可退的時候決定實施“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的全國抗戰,並通過了《抗戰建國綱領》,但始終實行的是政府操控、軍隊主體的片面抗戰路線。《大公報》記者張高峰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民眾的軍隊準打敗仗,沒有民眾的戰場只能放棄”。而共産黨實行的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戰路線,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強調“民力和軍力相結合,將給日本帝國主義以致命的打擊。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無論是在淪陷區還是遊擊區,共産黨人都是播火者,都是動員抗戰、組織抗戰和堅持抗戰的領導者。在敵後戰場,共産黨構建起主力軍、地方軍、民兵自衛隊三結合的抗日武裝力量體制,真正展開了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美軍駐延安軍事觀察組有個評論:共産黨領導的抗戰“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氛和力量,一種和敵人交手的願望,這在國民黨的中國是難以見到的”。其所以成功,是因為動員了最廣泛的民眾參戰,而“這種全體動員的依據和可能性,是建築在一种經濟的、政治的和社會的革命運動之上的”。

  兩條抗戰路線的區別,還表現在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上。國民黨是讓民眾“共同擔負”,共産黨是與人民患難與共;國民黨致力於控制民眾,共産黨致力於服務人民,把人民視為父母靠山和力量源泉,與人民是血肉關係、魚水關係。這是截然相反的兩種觀念,是不同政黨和軍隊階級屬性的集中體現。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