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稱我國是茶葉生産大國仍需提升茶産業國際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8-27 19:4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彭紅)中國是茶葉生産大國,但不是強國,特別是在茶葉出口方面,更多的是原料茶出口,包括茶葉的一些提取物和深加工品也都是原料性、基礎性的茶産品。所以,無論是對茶産業的延伸、産業附加值的提升,還是茶農和茶企的效益提升,都需要借助各類平臺,幫助茶企把産業做大做強,提升我國茶産業的國際競爭力。

  這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2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茶文化工作委員會成立暨中國原産地茶農聯盟揭牌儀式上表示的。

  李子彬説,中國茶産量居世界第一位,擁有4000多萬畝茶地、8000萬名茶農。中國茶産業已經發展成為集種植、加工、商業、服務業、培訓、文化、電子商務等完善産業鏈條的産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茶葉的平均售價僅為每千克2美元,低於印度茶葉的2.7美元,以及斯里蘭卡的3.4美元。同時,我國尚無一家可以與立頓等國際知名茶葉品牌相匹敵、市場佔有率佔絕對優勢的大型茶企。

  針對中國茶産業的現狀,李子彬表示,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茶文化工作委員會將致力於當好政府與茶企之間的橋梁,打通茶産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通道,搭建誠信協作、務實創新、政企溝通的中小茶企合作平臺和行銷網路;將整合茶業優勢資源,做大做好茶産業這塊“蛋糕”,不斷培育重茶德、講信用、專業化、現代化的成長型茶企品牌,促進茶産業實現良性發展。中國原産地茶農聯盟將致力於打造現代茶産業經營模式,傳承發展中華茶文化,為普通百姓喝上放心茶、稱心茶,盡一份綿薄之力。

  除了大力發展茶産業,實現茶葉經濟快速發展,茶文化工作委員會還將以提高茶文化軟實力為重要使命。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茶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趙毅武認為,中華茶文化植根于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是我國最具歷史意義及現實價值的文化分支之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優選載體;茶文化工作委員會要為8000萬茶業從業者做好文化建設,加強文化推廣。

  來自武夷山的鄭芳治、陳榮茂和杭州的趙榮春等茶農在會上介紹了他們保護、傳承和發展茶文化的心得。茶農陳丹紅、李絢綠姐妹還介紹了她們十幾年來深居武夷山,精心看護被譽為“茶中之王”的6株大紅袍母樹的艱難歷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