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産品市場在開放中壯大
- 發佈時間:2015-08-27 15:30:38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入世之時,農業曾被認為是可能受到衝擊最大的一個領域。如今,中國即將迎來入世15週年,農業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多大的影響?入世又給農産品貿易帶來什麼變化?
研究人士表示,中國在入世之後,在農産品領域實現了由絕對配額管理制度向關稅比例配額制度的過渡,5年左右完成了關稅下調等承諾,農産品市場已經大大開放。農産品市場的穩步開放,在推動貿易自由化的同時,也推動了中國農業發展。
已基本完成過渡
“這個影響是微不足道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田維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的十幾年裏,入世對中國的農産品市場影響並不如外界所説的那麼大。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在開放農産品市場方面,“15年保護期”過後,將對小麥、粟米、稻米及棉花實施關稅比例配額制度以開放市場,並且逐漸撤消由國家控制的豆油貿易。
按照管理方式,進口配額制度包括絕對配額管理制度和關稅比例配額制度等。實行關稅比例配額制之後,對於配額量內的進口農産品採用關稅配額內稅率,配額量外的農産品進口適用於關稅配額外稅率。
自2002年2月5日起,原國家計委正式實施了《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並且原外經貿部和原國家計委于當年制定了《2002年重點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數量、申請條件和分配原則》。涉及的農産品包括小麥、玉米、大米、豆油、菜籽油、棕櫚油、食糖、棉花、羊毛以及毛條。
田維明表示,在入世之後,關稅比例配額制不斷落實,並且在2005年基本完成了配額關稅下調,國內農産品市場也逐步適應。“我國關稅總水準仍會保持基本平穩,不會出現個別媒體所説的因保護期到期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的情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
農産品進出口額不斷增長
田維明説,在豆油貿易方面,已經通過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等手段,實現了國營貿易配額和非國營貿易配額的區分,2005年已經全部放開,對於國營和非國營貿易配額的具體比例,之後沒有新的承諾。
在入世之初,由於中國人多耕地少,分散經營,農業成本居高不下,而入世意味著國外品質好、價格低的農産品將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因此農業被認為是入世後受衝擊最大的一個領域。
不過,入世將近15週年,中國農産品的進出口額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農産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7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60.7億美元,進口額為118.3億美元;2014年,中國農産品進出口額1945億美元,其中出口719.6億美元,進口1225.4億美元。
田維明認為,中國受入世承諾的約束,農産品市場的開放力度非常大,隨著外貿經營權放開,大部分企業進出口貿易門檻很低,而且外資進入的門檻也大大降低,甚至政府調控空間也因此受到限制,很難設置有效的壁壘。
分析人士認為,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産業,無論在多邊還是雙邊貿易談判中都是敏感領域,但中國穩步擴大開放,推動國內結構調整,為推動自由貿易和國內農業發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為適應新的多雙邊合作形勢,中國應加快頂層設計,推進農業現代化,提升農業競爭力,這樣可以增加在多雙邊談判中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