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宋連勝:一個實在人

  • 發佈時間:2015-08-27 10:30: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東臨沂市的聚才路是一條很有特色的路。在這條路的文化體育工藝品區,路邊的建築外墻都裝飾成了粉紅色,顯得活潑、年輕。其中一座建築的樓頂,矗立著“中國教育用品採購基地”10個大字,字非常大,每個字都有一層樓那麼高,字體的顏色也是紅色的,和樓面顏色一致,十分壯觀。

  現在的臨沂雖説已經是全國第二、江北第一的商品集散地,但是一個“國”字頭的採購基地落戶這裡,還是非常不容易的。記者採訪的對象為這個基地落戶臨沂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就是山東天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山東連勝體育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臨沂市工商聯常委、臨沂市總商會副會長、臨沂市小商品商會會長宋連勝。

  在臨沂小商品商會、連勝體育參訪並和宋連勝深度交流後,記者對宋連勝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老宋是個實在人,實實在在。

  因為實在,老宋這幾十年一路經商辦企業,一路結交朋友,用他的話講,“都成夥計了”;因為實在,他賺錢之後,不斷對外捐贈,擁軍優屬,也帶動商會的其他會員慷慨解囊;因為實在,他經商過程中老能碰到“貴人”,老能抓到商機,用他的話講,“不賺錢都不行”。

  泥盆泥罐做粉條,什麼都幹過

  “幾乎沒有沒幹過的。”談起自己的經商經歷,老宋這樣説。

  泥在臨沂話裏發音是Mi,四聲。大約是1980年的時候,17歲的老宋(當時還是小宋)初中畢業,就跟著大人經商了,第一件事就是和泥打交道。“學習成績不好,抄作業都不行,不上了。”他説。

  當時的臨沂,還很落後,老百姓買不起潔白、結實的瓷器,用的大多是泥盆泥罐子。這種器皿,是用當地的土製作的,燒制起來也簡單,當然遠不如瓷器結實。

  小宋的第一件生意,就是自己盤了一座窯,跟著大人一起燒制泥盆泥罐。為了將這些盆盆罐罐賣出去,他也和大人一起,在逢集的時候,推著獨輪車(當地人叫小膠車)到集市上販賣。

  大人力氣大,小孩力氣小,推車走在平地上看不出來,過溝過坎的時候就看出來了。大人都是把車轱轆頂在坎上,或者輕輕放進溝裏,然後暗中一使勁,車子就穩穩地過了坎、過了溝。小宋力氣小,做不到這一點,只好用“衝”的辦法,結果,“哐當”一下,車過去了,有的盆卻被顛破了,“尤其是那個大盆,弄不好一顛就兩半了,泥的,不結實。”

  泥盆顛破了,怎麼辦?到了集市,同去的大人分一點給他,讓他賣。

  實實在在的經商風格,就是在這種鄉親之間的互相協助中,漸漸養成的。

  做了一段時間的泥盆泥罐,小宋又轉行做起了粉條。

  最開始做粉條,你出多大的力,就有多好的品質。因為要把番薯(臨沂人稱地瓜)搗碎搗勻,粉條才能做得又細又好。面對記者,老宋比劃著各種搗地瓜的姿勢,無論哪種姿勢,都是力氣活,都很累。

  出了苦力,就出了品質,出了品牌。由於粉條做得品質非常好,當時的臨沂流傳一句話,“金條銀條不如林村的粉條”。

  這是宋連勝第一次感受到口碑、品牌的力量。

  生意做得好,宋連勝成了萬元戶,鄉里給他戴上大紅花,用拖拉機拉著,到處宣傳。

  談到這段往事,宋連勝説,“怪好。”

  兩瓶酒一隻燒雞換來的商機

  跟著行情走,什麼賺錢做什麼。在先後做了泥盆粉條之後,宋連勝又做了很多行當,他實在的性格也經常“雷”到交易對象。

  有一位山裏的老大爺,帶著新摘的香椿苗到臨沂賣,沒有人買。正在犯愁,宋連勝過來了,多少錢一斤?老人説了個數。這樣吧,我給你這個數。宋連勝説了一個數,比老人説的價錢更高。老人不信,説你甭噱(噱,臨沂方言,騙人的意思)我。宋連勝説,我不噱你。然後他真的給了老人一筆錢,比對方的報價高出許多。老頭一高興,連籃子帶香椿一起給了他。宋連勝換了個地方,一個中午把香椿賣光了。

  在臨沂城裏城外東奔西走、嘗試了“各行各業”之後,宋連勝的生意開始穩定起來。

  首先是地點穩定了。他發現,汽車站人流密集,商機很多。當時的臨沂汽車站對面是一片楊樹林,遮陽遮雨,很多人在那裏擺地攤,他也去了。這個楊樹林市場,後來成了臨沂第一代的農貿集市。那個時候平時就有人,逢五逢十就是大集。

  其次是經營的品種也固定了,他開始做墨水。

  這樁生意是一個親戚介紹的,宋連勝到親戚那裏學了一段時間,掌握了生産技巧,回到臨沂就幹了起來。他從青島的一個廠裏買來碳黑,研磨之後製作墨水。

  這裡面也有技巧,研磨得好,比例恰當,造出的墨水品質就好。

  宋連勝一開始是用排車拉著墨水到楊樹林裏賣,時間不長,顧客口口相傳,他的聲譽就起來了,客戶越來越多,有的專程從江蘇、河南到這裡要他的墨水,後來發展到客戶來買墨水的同時下訂單。下了訂單還不忘叮囑宋連勝,你別耽誤我事,學生要用。

  沒想到的是,墨水的生産差點被瓶子耽誤了。

  當時能夠生産裝墨水的小玻璃瓶子的,只有薛城的一家廠子。有一次,宋連勝趕過去買瓶子,對方告訴他,只能給他半車。

  這遠遠不夠。宋連勝犯愁了,在廠子附近的一座橋邊溜達。

  一個滿頭白髮的老頭和他拉呱(拉呱,臨沂話,聊天的意思)。老頭説,你光等,就給你半車,不耽誤事嗎?宋説,耽誤事啊,也沒有辦法。老頭説,你買瓶酒給我喝,我跟你説怎麼辦。宋説,你甭哄我。老頭説,我不哄你,你買瓶酒,還得買花生米。

  宋連勝身上帶著錢的,他當即買了兩瓶酒,還有一隻燒雞,送給了老頭。

  那個老頭就是墨水瓶廠的技術員,他告訴宋連勝,濟南長清那裏,有一個村子生産瓶子,村書記還是你本家,也姓宋。

  你去吧,老頭説。宋説,沒去過,不知道怎麼去。老頭又告訴宋到哪買票,告訴了具體地址。

  第二天,宋連勝直奔濟南,坐了一天的汽車,天黑才到濟南,然後發現坐過了,又折回來,找到那個地方,已經晚上10點了。其實那個村子就在路邊。

  那個村子的書記真姓宋,天下宋姓是一家,書記和宋連勝一論,還差了好幾輩。然後就擺起了酒席,宋輩分大,坐了上位。喝來喝去,就喝醉了,就在那裏休息了。

  第二天,到廠子裏一看,果然有瓶子,還不少,因為好幾年賣不出去,有的裝瓶子的袋子都破了。

  對方問,你要多少。宋回答説,都要了。對方説,你實落的(實落,山東話裏實在的意思),到底要多少?宋説,都要了。

  當時的瓶子,大概6分錢或7分錢一個,濟南的這個本家,賣給宋連勝一個瓶子4分錢。

  一車瓶子有10萬個,一車就能省下幾千塊錢,宋連勝從濟南的這個本家那裏拉回來七八車。

  缺瓶子的事,就這樣解決了。

  然後,宋連勝又去薛城找那個老頭。老頭問,這回掙錢了吧?宋説,掙了。老頭説,請我喝一氣(氣,臨沂話,回的意思,喝一氣,就是喝一回)。宋説,行。兩個人就喝了一氣。

  宋連勝給老頭錢,對方不要。後來再去找他,老人已經沒有了。

  “聽説是心臟病。”宋連勝説。

  上海灘結交的夥計

  墨水的生意一直很順,後來宋連勝又和上海産生了關係。

  起因是有一個客戶向他要英雄墨水,還要紅色的墨水。他沒有生産過紅色的墨水,也不知道到哪找英雄墨水,客戶給他寫了一個上海的地址,他帶著這個地址就去了。

  宋連勝知道上海是個大城市,因此去的時候帶了3萬塊錢。當時最大的錢是10塊的,他把錢放進襪子裏,係在腰上,從臨沂坐17個小時的長途車到上海。那個時候沒有高速路,車況不好,路又破,一路上受盡了顛簸之苦。

  到了上海,住在長途汽車站附近的防空洞改造的賓館。這個賓館,上邊一層有風扇,15塊一天,朝下10塊,再朝下5塊。宋連勝就住5塊的。

  住宿省錢了,找英雄墨水廠花了冤枉錢,打了一個計程車,怎麼也找不到那個廠子,問路,語言又不通,一口氣花了80多塊錢的計程車錢,也沒找到。後來又打了一輛車,才找到。

  找到英雄墨水廠,一問,白來了一趟。第一,他是個體戶,人家還沒跟個體戶打過交道;另外,人家問他帶了多少錢,宋説3萬多。人家説,你要買呢,也得7萬多拉一車。你能拿出這些錢來嗎?宋説,帶3萬塊錢來的,急著用。人家説,你急著用也不能給你啊,你回家再湊錢,7萬塊錢能裝一車。

  於是,宋馬上往回返,“轟隆轟隆的又是17個小時”,回到家,一家人幫忙,連借帶湊的,湊夠了7萬塊錢,又是轟轟隆隆17個小時,趕回去了。

  英雄廠的人很奇怪,你怎麼這麼快就又來了。宋説,你不是説一車7萬嗎。

  這一次,宋連勝把英雄墨水拉回臨沂了。好東西就是好賣,加上他本來就有好多客戶,人又實在,這一車墨水沒幾天就賣光了,而且利潤可觀。

  嘗到甜頭的宋連勝,馬上又到上海進貨。英雄廠的問,你怎麼又來了。宋説,賣沒了。對方説,你怎麼賣這麼快,不可能。

  宋連勝與上海英雄廠的關係,完全是誤打誤撞,他不了解這個廠子的結構,直接就摸到了生産廠,他不知道,英雄廠還有一個經營部專門負責對外銷售,所有對外銷售都要經過這個部門。當他直接和生産廠接觸之後,生産廠就直接給他發貨了。

  這就導致後來的一次大轉折。在從生産廠拉了三四趟後,廠子的銷售部發現了,把他的車攔下了,人也帶過去問話。

  “銷售公司一個叫姜成龍的把我逮去了,説不經過經營部銷售公司,不行。叫我寫檢討書,我説我又不識字,怎麼寫,叫我等著。吃飯的時候,説吃飯去吧,這車拉走,下一車必須經過我們,上這裡報到。”

  憑空多了一道門檻,宋連勝當然不幹,他和姜成龍吵仗,結果,“吵來吵去,成了夥計,這都20多年的夥計了。”

  姜成龍這個夥計,幫了宋連勝的大忙。

  首先,他讓宋連勝註冊商標。他對宋連勝説,你光賣産品不行,你得註冊名字。宋説我不懂,不知道怎麼弄。他説你有這個想法沒,宋説有。他説你有想法就行,於是他安排廠子裏的一個人,開著車帶著宋連勝去註冊公司了。

  其次,姜成龍建議宋連勝在上海設個辦公室,宋説不用。他説,你用吧,不要你錢。他把自己單位二樓的倉庫騰出一間來,給宋連勝用。從此之後,宋連勝成了在上海有辦公室的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姜指引宋連勝進軍體育産業。他給宋分析了文化和體育的關係。他説,你做文化是一方面,重點還是要做體育,老百姓生活水準高了,都要鍛鍊身體,這個百分之百掙錢,你必須做。然後他親自出面,介紹宋連勝和上海知名的體育品牌紅雙喜建立了關係。

  現在的宋連勝,是紅雙喜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冠軍,每年有幾千萬的銷售額。

  宋連勝也開始生産自己的“連勝”牌體育用品,從籃球、足球,到羽毛球,品種逐漸擴大,銷售額、品牌知名度也在逐步提高。

  “沾了上海人的光。”宋連勝這樣説。

  “國”字號招牌如何落戶臨沂

  宋連勝為臨沂市做出了很多貢獻,其中最值得稱道的,當然是“中國教育用品採購基地”這個“國”字號招牌落戶臨沂。這件事頗費了一番週折,差點就黃了。

  最開始,還是挺順的。宋連勝在經營過程中,認識了教育部的王富司長,宋連勝和他關係處得非常好,是老夥計了。

  宋連勝最開始有這個想法是2008年,他非常清楚品牌對於一個市場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國”字號的金字招牌落戶臨沂,不僅對臨沂的小商品批發商戶,甚至對整個臨沂商城都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和初闖上海時的一問三不知不一樣,這一回宋連勝摸到了門道,知道這個招牌的審批大權在國家教育部,而他的老夥計王富司長,更是關鍵人物。

  於是宋連勝開始運作,三番五次地去北京。王富司長也來臨沂考察。最後的結論是,臨沂的市場很大,是個市場集群,可以給它掛牌。

  爭取掛牌的關鍵時刻,臨沂市政府也非常關心。當時的市長張少軍問宋連勝,準不準啊?宋連勝當然不敢説準,他只好回答市長,人家答應了啊。

  誰也不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有一天晚上,王富司長給宋連勝打電話,説這個牌子可能不能挂你那兒了。

  宋一聽就急了,緊急趕往北京。

  原來浙江想爭,出了大價錢。

  宋連勝在北京一呆好幾天,也沒法睡覺,就跟王富司長軟磨硬泡,“我説這個事絕對不行,不管用什麼辦法,不能弄走。弄走了我沒法辦了。我還怎麼在臨沂混啊?都知道了,半個臨沂都知道這個牌子要挂了,最後弄沒了,那你叫我怎麼弄?”

  宋連勝晚上給王富打電話,喝了酒再打。與此同時,臨沂市有關領導和部門也關注此事,開始加大力度爭取。

  最終,因為臨沂的條件確實符合,教育部答應在先,加上臨沂市的努力,還有宋連勝的拼命爭取,2010年9月,“中國教育用品採購基地”、“中國教學儀器設備進出口基地”兩個“國”字號採購基地在臨沂商城落戶生根。

  採訪結束的時候,記者拉著宋連勝到“中國教育用品採購基地”的牌子下攝影留念,他痛痛快快地答應了。

  在鏡頭裏,他的姿勢只有一種,踏踏實實地站在那裏,一臉的憨厚。

  這個老宋,真是個實在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