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追夢,人生就會出彩

  • 發佈時間:2015-08-27 05:46:4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輪椅上的阿騰都西在自己的企業裏沉穩從容。這個佔地40畝的“阿騰莎民族金銀器具加工廠”,地處內蒙古烏審旗縣城嘎魯圖的遠郊,平層的車間裏專設了輪椅車道、輪椅廁所和輪椅辦公桌,每個辦公室的開關也設在他觸手可及的低位。

  不畏人生磨難

  “我創辦企業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不服輸、有夢想。”33歲的阿騰都西指著工廠的“阿騰莎”商標對記者説,“阿騰莎是一個蒙古詞彙,‘阿騰’是金子的意思,‘莎’是用羊骨做的一種玩具,有的漢族地區叫‘抓杆兒’。奶奶給我講過一句蒙古族諺語,‘收集到了一萬個莎,就會有一個金子的莎’。我取它的寓意就是不要怕經歷一萬次失敗,總會有一次成功”。

  孩提時代的阿騰都西身體結實,在父母眼裏簡直就是一塊“金砧子”。誰知天有不測風雲,5歲時,一種牧區衛生所不能確診的疾病使他發燒不止、腹瀉不停。最後輾轉到大醫院,被確診為脊髓炎,但已失去了最佳治療時間。從醫院回到家鄉,他再也不能走路了。每次離開大人的攙扶,阿騰都西就像散了架一樣堆在地上。親人們用愛滋潤著這個小小年紀就開始沉默的孩子,從不在他面前展現脆弱,用不服輸的勁頭領著他天南海北地求醫問診。阿騰都西記得,有一次奶奶問他想去哪轉轉?他對奶奶説:“我想去看看我留下腳印的地方。”生平第一回,在奶奶背上的小阿騰都西,看見奶奶的眼淚像斷線的珍珠一樣流下……

  在草原深處耽誤孩子治療的慘痛經歷,使父親孟克、母親烏仁陶格斯拖家帶口離開了故鄉,在烏審旗縣城嘎魯圖住下來。在這裡,12歲的阿騰都西第一次走進課堂。由於基礎太差、生活不便,僅僅上學一個月,阿騰都西就休學了。這時,他告訴父母:“我要掙錢養活自己。”父母為孩子的自立自強精神而感動,從縣城做門牌的作坊裏為他搜尋邊角料,教他製作蒙古人喜歡的鼻煙壺。或許正如那句老話所説,上天為這些不幸兒關閉了一扇門,也同時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窗——勤奮好學的阿騰都西一齣手,鼻煙壺做得有模有樣。他每天能做出三四個,最高單價賣到30元。一年下來,阿騰都西為家裏掙到了8000元。

  離開了傳統的養牧生活,進城的牧人充滿艱辛。阿騰都西的父母欠下一堆外債,開始了外出打工。沒人往家裏運送邊角料了,更沒人買他的鼻煙壺了,阿騰都西只能自己出去找工作,結果全吃了閉門羹:你給我們幹活呀,還是我們照顧你呀?他只有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天倚門而望,終於盼到父母歸來,向心靈手巧的阿騰都西傳授了銀器製作手藝。

  2000年前後,父親帶著阿騰都西在烏審旗的另一個小鎮烏審召開了一家銀器店,給戒指、手鐲等改款式。從一天掙10塊錢,到每天100塊錢,再到每天掙600塊錢,爺倆臉上出現了笑容。3年以後,他們從青海塔爾寺雇了師傅,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頭飾、煙壺、銀碗、銀盃等民族工藝品迅速成為他們的新産品。可是,雇來的銀匠師傅“技術分紅”的比例要求越來越高,阿騰都西跟他們合作越來越不順;弱不禁風的阿騰都西再遇磨難——一場車禍使他不能再進行設計和加工,只能窩在輪椅上成為看客。

  用頑強書寫人生

  命運再一次迎著頑強者走去。一次疾病、一次車禍兩番磨難都沒能擊垮阿騰都西,此刻明白了自己名字譯為漢語“金砧子”的真正含義:這既是對意志的砥礪,更是對職業的界定!病癒後,阿騰都西果斷解雇了“技術大拿”,自己操盤,做出的民族手工藝品樣樣精湛。雖説“知子莫如父”,孟克還是瞪大了驚奇和激動的眼睛。此後,阿騰都西推出“賣的不是銀子而是手藝”的理念,原來舊款標價2800元的手把肉托盤無人問津,如今新款標價萬元的手把肉托盤得先付款、後拿貨;原來父母為了114萬元欠款到處躲債,如今,他不但替父母還清全部欠款,還把店舖回遷縣城嘎魯圖。過去,他只是給父親打下手;如今,他正式聯合殘疾牧人,註冊了自己領銜的公司。如果客戶第二天就要産品,阿騰都西就會連夜趕工,直到把人家的産品做出來。

  幾年下來,阿騰都西已經在烏審召銀器店的基礎上擴大版圖,有了1個加工廠和輻射周邊5個縣城的5家直營店。經他手製作的銀碗、銀刀、銀包檀香肉盤、鑲銀蒙古頭飾等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他做的鼻煙壺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鄂爾多斯頭飾作品榮獲蒙古飾品設計一等獎。2010年,他的作品銀質巨寶碗在上海世博會上參展,工藝美術作品純銀背子托盤、銀馬鞍、純銀頭戴入展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和南韓障礙大聯盟主辦的“工藝美術作品展”。他本人也被評為內蒙古2014年“鄉村創富好青年”,並於今年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説話輕聲細語的阿騰都西對社會充滿了感恩。“如果不是民委連續3年、每年無償支援15萬元的啟動資金,我的企業根本撐不下去。”阿騰都西告訴記者,殘疾人創業最大的制約就是融資難,因為殘疾人的健康狀況、誠信狀況、盈利能力在社會上飽受質疑。為掙取獎金,阿騰都西專門飛赴武漢,挑戰極限進行訓練。2011年6月,在內蒙古自治區第四屆殘運會上,阿騰都西在輪椅組100米、200米、400米項目上拿到了兩金一銀,不僅增加了強身健體的自信,更靠16萬元的獎金渡過了創業難關。

  目前,在阿騰莎民族金銀器加工廠就業的各族青年有23人,這些年來,在此學手藝、階段就業的殘疾人超過100多人次。“我收徒弟,首先看他是不是殘疾人,因為殘疾人找工作太難了。第二就是看他有沒有夢想,肢體的殘障我們無法改變,可要是沒有夢想那就徹底殘了。”

  烏審旗草原信仰殘疾人藝術團團長楠丁至今不忘阿騰都西對他的鼓勵幫助。那時,他在歌廳彈電子琴,每天晚上都經過阿騰都西家門口。“後來阿騰都西約我進家,説聽到的不是我拄拐的聲音,而是我追夢的聲音,要收我為徒。”就這樣,肢殘青年楠丁住進了阿騰都西的家,白天學銀器製作拿一份工資,晚上去歌廳彈琴再拿一份工資,路程省了一半,收入翻了一番。楠丁告訴阿騰都西,提高收入是他的小目標,安裝假肢也是他的小目標,他的夢想是辦一個殘疾人藝術團,讓有文藝天賦的殘疾人有尊嚴地生活。這更讓阿騰都西刮目相看,他把自己的車借給楠丁出去辦事,幫助楠丁開辦銀器店,並成為殘疾人藝術團的“忠實粉絲”。

  在工廠的榮譽室,“世界第一銀碗”巨寶碗下,阿騰都西和記者作傾心之談。“有殘疾人的地方我就想去,取長補短,讓每一個殘疾人都站起來,進入我的碗。”阿騰都西還不忘拿自己開涮,“雖然我身材很小,只有60斤,一袋米的分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