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預算公開推進 國家治理現代化

  • 發佈時間:2015-08-27 05:46: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完善以“預算公開”為首要任務的預算管理制度,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具體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作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並把財政提升到國家治理的層面。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核心是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建立現代預算制度。財稅體制改革,不單單著眼于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更是國家治理的需要,是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的重要體現。去年,醞釀十年,歷經四審,素有“經濟憲法”之稱的預演算法完成首次大修,在我國深化財稅改革的關鍵期,推進預算管理法治化,為突破各項改革難題提供了法律依據。其中,完善預算管理體系,積極推進預算公開被列為7大項25條的改革要求的第一項,這對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建設現代財政制度、構建法治財政和民主財政、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運作具有重大意義。

  完善以“預算公開”為首要任務的預算管理制度,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預算是公共財政的基石。預算權是國家公共權力——財政權的主要構成之一,也是國家治理體系中各種利益、矛盾交織最為複雜、最為集中的層面。預算編制科學完整、預算執行規範有效、預算監督公開透明三者的有機銜接、相互制衡是現代預算制度的核心內容。改革財稅體制,建設以“預算公開”為首要任務的預算管理體制,要秉承公共財政的理念:在財政功能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財政的作用不“越位”、不“缺位”;在預算管理上,力爭做到預算完整,公開透明,科學有序,執行有效,紀律嚴明。

  以“預算公開”為首要任務的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是建設陽光政府、責任政府的重要載體。新一輪財稅改革的重點是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解決財政收支的合理、合法問題。政府預算的公開與透明,既是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特徵,也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題中之義。預算的公開透明是實現“陽光財政”的第一步,體現了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涵。預算公開是制約和管控政府權力擴張、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實現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舉措。表面看來,預算是政府的財政收支計劃,但預算背後是通過一定的政治程式來對公共資源的合理配置。預算公開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的渠道,預算透明度的增強,既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權,擴大公民對預算決策的影響力,同時也能進一步促使政府更好地承擔自身責任,從而減少各類尋租行為的發生。可以説,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預算公開成為財政體制新常態。目前,財政預決算公開的體系已經初步成型:一是內容更加全面,涵蓋了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費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四本”預算;二是範圍更加廣泛,從只公開部分政府部門,擴大到除涉密以外的所有使用財政撥款的部門;三是口徑更加詳細,包括了功能分類科目和經濟分類科目,並細化到款級、項級科目;四是形式更加多樣,政府網站、傳統媒體、新聞發佈,多渠道公開預算資訊;五是程式更加規範,嚴格按照新《預演算法》規定的流程、時間推進預算公開。

  當前我國預算公開仍有進一步透明的空間。一是預算公開的深度與財政預算透明度的要求存在還有一定差距。還不能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財政透明度良好做法守則》、經合組織關於《預算透明度的最佳做法》等通行標準。二是預算公開的內容籠統、粗略,不能精準回應社會期待。社會公眾仍對預算報告感到“看不懂”“看不透”。

  進一步推行預算公開的路徑。一是推進觀念轉變,嚴格依法行政。牢固樹立公眾監督意識,變“要我公開”為“我要公開”,以公開推動政府行政決策水準、管理能力的提升;牢固樹立預演算法定的觀念,非經法定程式,任何領導、任何部門不得變動;必須牢固樹立資訊公開“一盤棋”的理念,統籌協調,不把預算公開當作哪一個部門的工作;針對公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優化行政機制,規範管理流程,嚴格依法行政。

  二是深化財政改革,規範預算管理。通過預算公開倒逼財政改革,改進財政資金管理,從而提升公開的實效。完善預算編制,提高預算年初到位率,嚴格預算執行進度,減少年度中的追加,實現預算與決算的有效銜接,縮小預決算公開的差異;實施中期規劃,完善項目庫滾動管理,細化二次分配資金,以提高公開的細化程度;完善支出政策,建立科學合理的支出標準,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讓社會公眾看到的部門預算資訊更加清晰合理。

  三是強化監督與績效考核機制,夯實預算公開的基礎。強化人大對預算的監督,進一步細化預算編制,增強預算約束力;完善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加強資産管理,促進資産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結合;大力推進績效考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使預算公開基礎更紮實,內容更詳細。

  四是注重預算公開實效,做好預算公開的重點工作。預算公開要立足實際,立足實效,應將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預算支出進行重點公開,切實保障公民知情權,加強對重大財政資金的社會監督。

  五是優化溝通方式,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創造預算公開的良好氛圍。主動公開與主動宣傳並行。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圖表、詳實確切的案例來表述預算資訊,善於把枯燥的數據演繹為生動的故事,方便人大代表理解、審計和社會公眾了解;制訂預算公開應急預案。加強對資訊公開後輿情的分析,加強釋疑解惑,堅持正面引導輿論,對公眾的質疑、批評,相關政府部門要作出積極的回應,及時化解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加大日常的財政宣傳力度,讓社會各方逐步了解基本的財政理念、術語和政策,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與公眾形成良好的互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