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數據助力財政科學化管理
- 發佈時間:2015-08-25 12:23:11 來源:中國財經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大數據作為一種新的思維和技術手段,能夠促進包括財政在內政府管理的科學化,並成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服務的有效手段。
網際網路大數據與大數據不同
網際網路大數據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大數據”,是實現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實時線上數據,不僅涵蓋了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還有著海量的交易數據、搜索數據和社交數據,具有顯著的動態活性特點。從數據規模看,國內網際網路企業以BAT最具有代表性,如百度每天響應來自138個國家和地區的60億次搜索請求,擁有6億用戶,每天處理100PB的數據,相當於6000個國家圖書館。阿里巴巴每天有超過10億件在售産品,擁有個性化消費數據庫及精確到鄉鎮街道的位置數據。騰訊的微信用戶接近5億人,遍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最大規模的社交大數據。這些公司利用自身的數據資源在實際應用領域的拓展實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如百度春運遷徙、百度掛號公益項目。阿里巴巴定位於雲端+大數據,通過與媒體的合作,共同打造對社會、國家、公司和消費者有益的數據産品。騰訊在十幾個城市推進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並通過社交資源大數據分析用戶需求的動向。總之,網際網路大數據在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和帶動社會管理創新等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這種變革要求政府善於利用大數據,感知並有效反饋社會需求。一方面要讓公眾、社會組織便捷地挖掘政府的資訊;另一方面,政府可預測民眾對公共服務需求,進而提供更加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務。因此其對政府公共服務、公共決策和績效管理等多個方面産生積極的影響。
網際網路大數據在財政管理領域的應用
在財政政策制定過程中,數據是重要的決策基礎,財政部門自身産生大量數據,在財政大數據的基礎上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能進一步拓寬財政決策的視野,讓社會數據與政策制定的智慧化融為一體,可以獲取整體的決策資訊,提高財政決策的科學性;可以從財政外部增強對微觀經濟領域和經營主體的洞察,有針對性地“滴灌”並及時評價政策發力效果,提升財政對資金、資産的監管效率,提高行政效能;還可以將財政資金的實施進度、效果等情況及時反饋到財政部門,使財政部門便於跟進和監督財政資金運作的合規性和及時性。同時在第一時間及時了解財政政策運作的輿情和民意,對財政政策運作進行動態評估,完善政策評價機制,將公共事件事後響應轉變為事前預測防範。
當前正在進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直接稅中個人所得稅徵收一直是個瓶頸,其中既存在稅收環境和個稅認識的問題,也存在稅收徵管難度大,成本高的問題。以往採用的個人收入申報很難進行監督和認定。在推進政府部門之間數據共用基礎上,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就可以通過網上個人財富指數、消費能力評價、家庭負擔支出等數據指標,來反映個人收入申報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對消費指數和收入能力的畫像,還可以清晰地判斷納稅對象的區域分佈和行業特點,提高徵稅的針對性。從企業所得稅監控來看,國外已經有很好的實踐經驗。如,美國國家稅務局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追回稅款兩億筆,增收200億美元的稅金和罰款。此外,在房産稅的徵收評估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的作用。
從中國經濟所處的轉型期看,傳統的稅源在不斷銳減,稅收貢獻領域和行業在發生變化,而僅從稅收制度設計上很難及時跟進和有效調整。稅源的梯度開發則有助於經濟轉型和財政收入的平衡,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對不同行業增長指數和交易指數的畫像,能夠清晰辨別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經濟壽命,識別創業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並給予不同級別的稅收關注,有層次地進行稅源開發,既能避免優勢稅源的大面積稅收流失,又能降低創業階段和衰退階段企業的稅收負擔,還可以對特定領域或主體進行定制化分析,以實施精準減稅,有的放矢,涵養稅源。
網際網路大數據的預判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在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時,最關鍵的渠道就是要建立財政中期規劃制度,結合財政內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大數據對未來財政收入測算,實現國民經濟可預期、可持續發展目標,為重大項目跨年度建設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可提升財政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地方探路 可資借鑒
重慶先後探索整合了民政、公安、人力社保、國土房管、金融等部門和機構的有關戶籍、機動車、就業、保險、住房、存款、證券等16類數據。這些資訊全部聯網,經過數據分析,設定比對項、比對值,凡含有不符合申請條件的因素,系統都會立即顯示,讓低保申領接受多方位篩查,通過篩查,低保人數已從2008年的190萬人下降為2014年的110萬人。此外,還對公開招投標、補助資金分配等關鍵環節,開通網上信用聯徵系統,關注網民線上輿情,及時發現企業行政處罰、偷稅漏稅等違法違規資訊,以及銀行不良貸款、拖欠工資、網上舉報等資訊。
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與雲計算,實現政府採購的全國一盤棋,通過雲平臺建設,實現使用者的聯通,包括供應商庫、標準商品庫、專家庫,提供採購需求的整合渠道,實現供應商統一共用、統一準入,降低採購交易管理成本。讓政府採購陽光操作也變得更加容易。目前浙江等一些地方財政部門通過租用私有雲的方式,計算及存儲資源隨需調用、動態調配,實現業務擴展和峰值的使用需求,避免了投入大、技術複雜的系統建設風險。不失為一個大膽的探索。
深圳的民生地圖,則展現了社會、民眾對政府、對民生政策的監督和參與,也指出了公共財政支出的著力點。民生地圖公共資源可以涵蓋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資訊和財政性資金項目資訊。在網際網路可視化數據面前,財政公共支出會改變逐級申報、政府佈局的傳統模式,財政資金只要看圖實施,就能對民生交出一份好的答卷。
總之,未來的方向應該是通過打通財政內部、財政和預算單位、財政和政府部門之間的資訊孤島,以數據為基礎,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準,進行定量、定性的宏觀、微觀分析預測,為政府決策、財政運作和公眾需求提供第一手科學依據,真正實現人在幹、雲在算。(作者單位:財政部文資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