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使人民幣匯率更符合市場機制

  • 發佈時間:2015-08-22 15:31:11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11日,央行通過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方式,實現了匯率的一次性貶值。在後來的3個交易日一度貶值最高幅度達4.66%,截至8月18日,人民幣中間價已經從6.1162調整至6.3966,累計貶值4.38%。

  儘管央行多次強調,此次貶值是為了糾偏,並建立匯率形成機制,強調讓市場決定匯率價格,不過在人民幣主動貶值的情況下,對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和個人投資者會有怎樣的影響?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斌和張逸民作了以下解讀。

  5%或是年內貶值上限

  中歐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副教務長許斌認為,人民幣貶值5%不會引起貨幣戰爭。“央行下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決定做得非常快,用專業術語來説就是‘三天內貶值3000個基點’。如果能在這個位置穩住,則可以疏解貶值壓力。因為所有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都貶值了,發達國家貨幣也貶值了,美國經濟復蘇年內美元可能還要加息,現在人民幣如果還不貶值很被動。”他認為,匯率降3000個基點是非常明智、及時的舉動,在戰略上並不損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審查特別提款權(SDR)的評審。一次性貶值3000點,如果能控制住,那麼中國政府是做了一件非常有利於發展的決定。它實施的名義,是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制定更加透明,更加符合市場機制,與SDR的要求是一致的。

  許斌預測,年內再貶值的可能性不大了,甚至可能小升一點,顯示上下波動的狀態。如果資本項目更加開放,中國投資者更傾向於去海外資本市場投資,會造成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但他指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如果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以後,其他國家會加大人民幣的購買力度,人民幣會有升值傾向,“貶值和升值的兩股力量相較,誰勝出很難判斷,由此,人民幣將進入匯率波動更激烈的時代。”

  他建議中國的企業家要多學習怎樣利用外匯工具對衝風險,“未來人民幣匯率波動一定是加大的,企業要學會用已有的外匯工具,包括期權、掉期來對衝匯率波動。對個人投資者來説,要分散貨幣風險,既持有人民幣資産,又要持有外幣資産。人民幣單邊升值結束,貶值趨勢出現,雙向波動使得配置外幣資産的需求更強。”

  不影響外資長期進入

  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金融學和會計學系系主任張逸民認為,央行下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有兩個原因,即為了解決我國外貿行業的困難、提高出口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要求。“人民幣國際化,指人民幣要走出去,為全世界的資本市場所接受。這需要人民幣的匯率由市場來定。”他指出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受兩個原因推動:中國産能過剩,國內市場消耗不了那麼多,所以通過人民幣國際化,讓産品外銷更加順利;中國現在有大量外匯儲備,中國資本蓄勢待發,這也要求人民幣的國際化。“現在歐洲經濟面臨困境,正是中國企業去歐洲收購資産的機會。”

  張逸民認為,經過10年升值歷程,人民幣的國際供給和需求基本平衡了,接下去將自由波動,人民幣匯率會在一個合理的區間裏波動。對個人來説,除了考慮匯率,還要考慮利率,張逸民解釋,如果把人民幣換成美元,美元的利率基本上是0,但是人民幣理財産品會有收益,此時是選美元還是選人民幣,就牽涉到貶值的速度和幅度。“比如説,一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2%,但是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利率對美元超過2%,那還不如持有人民幣,再説還有交易成本。但如果説你買的理財産品一年只有5%的收益,但是人民幣一年對美元就貶值5%,那樣當然還是美元更合適。”

  影響樓市和股市的主要是資本的跨境流動,張逸民認為從長期來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展開,中國資本市場更加開放,樓市和股市都會受到外來資本的影響。“作用於樓市和股市的跨境資本流動,我們把它稱之為熱錢,央行並不關心。央行關心的是長期資本,因為不管怎樣,中國經濟7%的增長率,雖然是歷史較低點,但從全球來看還是高的。所以就長期資本來看,中國仍然是投資的好選擇,並不在於它的匯率波動怎麼樣。”

  本報記者 易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