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展自貿試驗區可與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結合

  • 發佈時間:2015-08-21 08:30:4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胡光峻

  從全球著名城市的發展史來看,海港在以傳統實體貨物經濟為主導的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服務貿易的興起和全球化的發展,空港對於社會生産要素的優化配置作用逐步凸顯。同時擁有“空港+海港”的城市,憑藉超前的綜合交通設施,加上開放的貿易、金融、投資政策,更能迅速地會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流、物流、資訊流,成為資本和貿易的中心。

  我國現正步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歷史新階段,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大自貿試驗區的掛牌成立,將帶動沿海經濟走上國際化發展的快車道。同時,在亞太航空運輸業高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的大型航空樞紐和國際化、網路型航空公司的建設也卓有成效,北京首都、廣州白雲、上海浦東機場這三大門戶樞紐機場躋身全球二十大繁忙機場行列,全國年旅客吞吐量超過2000萬人次的機場達11座,超過1000萬人次的達24座,南航、東航、國航分別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十大航空公司。從香港、新加坡、迪拜、首爾等城市自貿園區與機場的協同發展經驗來看,我國的自貿試驗區和大型航空樞紐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有利發展機遇。

  要打造富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自貿試驗區,離不開一個國際化、規模化的空港綜合交通樞紐。樞紐機場是自貿試驗區連接內外的窗口和紐帶,自貿試驗區又將給樞紐機場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政策優勢和客貨流,為機場鞏固航空樞紐地位提供強大動力,二者相互促進發展。地方政府應以現有的大型航空樞紐機場為依託,從以下幾個方面借鑒國外自貿園區發展的先進經驗,大力發展與空港綜合交通樞紐緊密結合的自貿試驗區。

  第一,在現有機場地區的總體規劃和未來規劃,以及臨空經濟區(或稱空港經濟區)規劃建設的基礎上,將自貿試驗區的規劃建設緊密融合到城市的整體規劃建設中,確保自貿試驗區與現有機場地區、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建設相互融合,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第二,繼續推進現有機場的可持續發展,以先進的綜合立體交通理念,完善多類交通、物流基礎設施,推動航空、港口(包括內河港口)、通航、鐵路、軌道、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融合發展的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從自貿試驗區到機場樞紐,構建城市內外發達的綜合交通網路。

  第三,推動自貿試驗區及機場地區管理體制、用地模式的改革創新,強調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效率及服務,制定更加靈活的口岸通關措施,逐步放開機場地區和臨空經濟區的航空、物流、金融、投資、貿易、稅收、人才政策,將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與機場地區的航空運輸服務特色、臨空經濟區的規模效應相互疊加,鼓勵各類機制創新,推動空港經濟和自貿試驗區的協同發展。

  第四,在科學的規劃建設、建設先進的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制定開放創新的體制政策的基礎上,以自貿試驗區現有的産業規劃為核心,拓寬視野,結合空港經濟的特點,制定以航空客貨運為龍頭的覆蓋現代物流、航空金融保險、航空租賃、航空器及零部件製造和維修、定制旅遊、電子商務、酒店、培訓、會展、免稅商店等相關産業群的發展規劃,吸引“高、新、尖”的企業和機構入駐,對接空港産業集群,發揮集聚效應,促進城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