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平衡車何時不再“上路難”?

  • 發佈時間:2015-08-21 06:33:1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低碳出行成為趨勢的背景下,對於需要奔波于地鐵站、公交站之間的上下班一族,以及步行于大型景點中的大齡遊客而言,“駕駛”一輛平衡車,不僅便捷有效而且十分環保。近年來,這種新型出行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但另一方面,平衡車因品質引發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引起社會關注。加之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尚處在監管灰色地帶,應該將其歸為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能否在人行道上行駛等一系列問題,也都還沒有明確的法規依據。

  鋻於上述問題,深圳市近日成立了“平衡車産業與創新聯盟”,併發布了全國首個平衡車領域標準《平衡車安全要求》,該標準規定了平衡車的性能安全、電氣安全、機械安全等關鍵屬性的要求,填補了相關標準在國際和國內的空白。

  ●南方日報記者 鄧翔

  A

  深圳平衡車生産企業佔全國1/3

  兩個轱轆、一個T字型方向桿,有的只有一個獨輪,人站在上面,通過身體的傾斜駕馭……這就是時下十分時髦的新型“交通工具”——電動平衡車。由於電動平衡車操作簡便,易於攜帶,現已成為不少上班族的日常代步工具。

  在深圳,也時常能夠看到各類型的電動平衡車出現在小區樓下、公園裏以及大型展會的場館中,其使用者以年輕人居多。記者還注意到,如今有一些私家車主,也會在後備箱中放一輛平衡車,以備不時之需。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傳統交通出行工具相比,平衡車最大的優勢是非常小巧,所以能夠隨意進出地鐵、公交車、電梯內,在任何狹小的空間裏都能夠來去自如,增加了平日出行的靈活性與效率”。

  “特別是在北上廣深這種機動車保有量巨大,道路擁堵比較嚴重的城市,在私人短距離交通方面,便捷、靈活、零排放的電動平衡車,完全有能力填補機動車和遭遇封殺的雙輪摩托車的市場空間。”上述人士説。

  隨著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張,平衡車的生産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統計,2014年,全國電動平衡車達到了100萬輛的銷售量,是2013年的10倍之多。目前該行業成規模的生産企業達到200多家,已進入優勝劣汰、逐漸成熟的階段。

  “深圳在平衡車産業方面,也具有較為領先的地位。”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詹煒介紹,目前深圳的平衡車生産企業數量,大概佔到全國的1/3左右,其中有一定實力的品牌企業約有十多家,涵蓋平衡車的9個大類。

  B

  産品安全令人憂

  儘管電動平衡車的發展前景被業界普遍看好,但是市場上種類繁多的産品中,卻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也缺乏相應的市場監督和管理。“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國家行業標準出臺,電動平衡車的市場處於相對混亂的狀態。”詹煒説。

  上述這種情況,在價格相對低廉的中低端的平衡車中表現最明顯。作為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公眾最關心的莫過於産品的品質安全問題。但記者了解到,平衡車的技術門檻其實並不高,比較核心的部件除了控制板,就是電池。

  “總的來説,目前在獨輪車領域具有核心技術的廠商不多,許多過去從事移動電源、藍芽音箱、電源接收器的廠商加入進來。魚龍混雜下,許多公司開始做高倣産品,或者公板公模包裝一下貼牌賣。”一名不願具名的生産廠商告訴記者。

  深圳耀途省事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大區經理陳玉鐵也表示,“目前,大部分平衡車品牌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智慧財産權技術,更多的是相互模倣,從各種渠道購買價格低的配件進行組裝,或者直接找工廠貼牌,而工廠為了賺錢也會偷工減料。”

  缺乏行業標準和管理規範,帶來的直接問題便是隨處可見的安全事故。“一個企業主幾天前還在和我們抱怨,他只用了一個星期,就摔倒了三四次。”詹煒説,在全國各地也都出現過因平衡車導致的類似事故。

  前不久,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對全市50多家平衡車生産企業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除了一些一線品牌之外,其他品牌幾乎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隱患,有的出自設備和技術本身的瑕疵,有的則缺少對騎行速度和騎行者的保護性規定。

  C

  成立平衡車行業聯盟

  “平衡車安全行駛無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技術上要過硬,二是操作上要規範。”深圳樂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偉認為,整個平衡車行業發展迅速,當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規範標準,以保障行業信譽和消費者安全。

  深圳市新力科技公司負責人邵鈞也深表贊同,“我們行業都不能分辨的事情,消費者怎麼去定奪一個品牌的好壞呢?一兩百家快速進入的企業,産品參差不齊,帶來的問題就是消費者接觸到一些沒有那麼好的産品的時候,會失去對整個行業的信心。”

  為了推動平衡車産業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建立“標準—測試—合格評定”為一體的技術創新和品牌推廣平臺,日前,由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深圳市計量品質檢測研究院和“樂行天下”等牽頭,聯合深圳多家平衡車領軍企業,共同成立了深圳平衡車産業與創新聯盟。

  據該聯盟負責人介紹,聯盟將整合平衡車企業、標準化組織、技術研究、檢測等各方面資源,在資訊互動交流、産業諮詢、引導企業參與國內外標準研製,促進聯盟標準轉化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甚至是國際標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了解到,該聯盟還發佈了全國首個平衡車領域的標準《平衡車安全要求》,該標準就規定了平衡車的性能安全、電氣安全、機械安全等關鍵屬性的要求,填補了平衡車相關標準在國際和國內的空白。

  D

  平衡車仍遭遇路權障礙

  平衡車仍遭遇路權障礙

  事實上,産業聯盟的成立和標準的發佈,只是深圳平衡車産業邁向標準化的第一步。接下來,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還將與聯盟一道,推動深圳平衡車上路行駛的立法工作,以解決當前平衡車遭遇的路權受限問題。

  記者了解到,自平衡車誕生以來,“上路難”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行業發展。平衡車屬於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可否在人行道上路?需不需要像摩托車一樣上牌?出了事故該如何認定?這些都一直存在不明確的地方。

  目前獨輪車一般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公里甚至以上,根據目前國家的法規:40公斤以上,時速20公里以上的産品屬於機動車,必須要在國家部門報備,申請牌照才允許行駛。基於此,日前北京和上海都出臺禁令,禁止類似于電動獨輪車、電動滑板車的代步工具上路行駛,深圳對此也不例外。

  深圳市交警局早前就曾經回應這一問題,其認為“電動平衡車屬於一種滑行工具,作為一種休閒用品,應在道路以外的合適地方使用”。根據相關法規,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違反者將處警告或20元罰款。

  “路權問題未來將長期困擾平衡車産業的發展,我們也希望深圳能夠先行先試,對平衡車上路問題開展研究並出臺規範。”詹煒説,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50個州中已有43個州通過立法的方式,允許平衡車在遵守規範的條件下上路。

  “國外立法內容規定得很細緻,有十多個條款,包括時速控制在20公里以內,在規定的道路內行駛,要配備相應的裝備等等。接下來,我們也將在行業規範的基礎上,參照這些經驗,推動深圳在立法立規上開展相應探索。”詹煒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