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特色小鎮建設注重“五突出”

  • 發佈時間:2015-08-21 05:29:3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秦詩立

  目前,根據省政府《關於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和省發改委《關於公佈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的通知》,首批37個特色小鎮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有關為什麼要重視、該如何建設特色小鎮的研究已不少,這裡不贅述。其實,從今年上半年我國、浙江經濟發展所呈現的新特徵、新態勢來看,創新驅動已“真的”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而加大投資,包括礦産投資、基建投資、房地産投資、缺乏創新能力的産業投資,就可帶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真的”過去,特別對東部省市而言。也正因近年來繼續加大創新驅動建設,發明專利授權數、新增企業數等全國領先,浙江經濟才得以率先“觸底反彈”。對應,新時期特色小鎮建設,本質上應是浙江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新路徑、新形態。

  同時,較10年乃至5年前的創業創新環境,新時期“網際網路+”戰略實施條件已成熟、工業4.0戰略方向已明確,品質生活要求與品質革命內涵已清晰。對應,浙江特色小鎮建設還需堅持“五突出”。

  突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載體特色。特色小鎮不僅需在選址上靠近中心城市或有快速便捷交通,以便於創業創新要素集聚;還需在平臺構築、文化培育、社區建設等方面,支援企業、社會組織、從業者等小鎮主人們充分參與。例如,對小鎮孵化器、居住小區、休閒空間等的規劃設計,需讓小鎮主人全程參與,提出更具親和力的設想、建議。同時,在投資便利化、商事仲裁、負面清單管理等改革上,小鎮要走在前列,以讓創業更自由、創新更自信。

  突出網際網路思維與+行動計劃落實。作為新興産業培育壯大的新平臺,特色小鎮不僅需在規劃建設上突出網際網路思維,即需有機集聚各方智慧,通過大數據應用等來科學確定小鎮最優規劃方案,並能實現智慧化、動態化調整;還需把産業網際網路的建設及其帶來的系列新産業門類與業態培育、新商業或製造運營模式創新、新經濟“藍海”開闢等,作為特色小鎮發展重中之重。對應,特色小鎮不僅需是“智慧小鎮”,也需是資訊經濟、工業4.0培育壯大新陣地。

  突出牽頭企業或商會協會主導地位。在政府和牽頭企業、商會協會充分協商,科學選址、明確框架基礎上,政府應儘量謙虛些,以充分發揮前者的專業化知識與經驗,來科學、前瞻地謀劃特色小鎮建設方案。至於小鎮可望投資的規模與時序、形成的産業形態與産值規模等,考慮到未來不確定性,應允許有相當彈性。類似,入駐小鎮項目選擇標準,可由專業的項目遴選委員會來主導。

  突出生態環境建設與宜居環境營造。充分考慮到特色小鎮所優先發展的産業基本為智慧密集型,且從業者多為高收入群體,故小鎮主人們通常對工作、生活、生態、休閒等環境要求較高。故富有特色和品質的宜居宜業環境營造需是特色小鎮建好的重要前提。但是否要把特色小鎮作為景區來建設和考核,還需慎重。

  突出社區自治與自我服務魅力。區別於大中城市和專業小鎮,其行政、社會、社區等管理基本由政府來主導,特色小鎮若要增強對人才,特別是國際化程度高、領軍性強的高端人才的吸引,還需突出社區自治與自我服務建設。前者有助於增強小鎮從業者的主人翁意識與感知,通過社區治理活動的充分參與、社區文化的共同培育;後者有助於增強從業者對小鎮的感情認同,通過社區公益服務的互助提供、社區朋友圈擴大。

  此外,鋻於特色小鎮主要有兩類:一是新一代通訊技術、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産業類;二是茶葉、絲綢、青瓷等經典産業類。兩者發展對環境、條件要求差異較大,前者對技術、融資、形態等的創新要求高,後者對高技能人才、傳統工藝傳承等要求高。對應,兩者的運營模式、建設目標、評價標準等應有所不同。

  總之,特色小鎮建設是項創新性、示範性強的戰略工程,政府、企業、從業者均需把創新驅動放到更突出位置,保障小鎮建設能與時俱進,有足夠創新活力、成長動力、發展魅力。

  (作者單位: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