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這麼能幹,人怎麼辦(域外聽風)
- 發佈時間:2015-08-21 04:41: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技術會引領我們去何方,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面對
《紐約時報》的數字版編輯最近自曝了一個秘密:他們的新任主編簡直就是勞模。沒有辦公室,24小時不休息地工作,每天會從300多篇各式文章中挑選最火的,推薦給各大版面以及社交媒體。這是因為,“他”其實是《紐約時報》內部團隊通信軟體上的一個機器人。
找最容易火的文章,是編輯們最頭疼的事情。但新主編根據“前沿和複雜演算法”選擇的文章,點擊量居然能夠達到非推薦文章的38倍,而且附送做題、摘要、配圖等工作。樂觀的編輯對“他”越來越依賴,“讓技術解放勞動力,我們專心做原創,有何不好?”
但有人並不認同。讀者在留言中提問:機器這麼能幹,還要人幹什麼?確實,很多工作,是因為人的複雜性才有意義。隨著人工智慧全領域的普及,很多科學家、社會學家都在思考,當機器奪走了工作,人類的未來在何方。
長久以來,大家始終認為,技術在消滅傳統就業機會的同時,還會創造更新更好的就業機會。但康奈爾大學創意機器人實驗室主任胡迪·利普森指出:技術確實是在減少傳統就業機會,同時也增加了更新更好的就業機會,但其創造的新興就業機會已越來越少。勞動力總體需求的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技術的提升跟中産階層的收入下降也發生了聯繫。布魯金斯學會近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稱,2013年度,擁有高中文憑且年紀在30至45歲範圍之間的男性中,僅有68%的人獲得了全職工作的機會。過去幾十年,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增長水準始終無法與經濟增長水準相當。
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工作兩極化”,即中等技能工作大量消失,低技能工作與高技能工作需求增多。特別是在2007年到2009年間,經濟衰退帶來的成本緊縮壓力,讓銷售、行政之類的白領工種,車間組裝、機器操作等藍領工種實現了自動化。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對此警告,這些工種“在經濟衰退中跌落懸崖,隨後也沒有出現反彈”,而此前,這些工種消化了美國幾乎50%的就業。
很多人認為,這才是美國提出“再工業化”的根本原因。當工作決定了個體的生存和發展條件,人們對於技術進步總會有兩面的矛盾心理。就像《紐約時報》那樣熱心新技術的報社,評論員、資深記者、版面主編的地位,跟保安、廚師一樣穩固,但是網路編輯、美編、翻譯的作用卻被自動化覆蓋。早在1821年,英國經濟學家大衛·裏卡多就對“機器替代人工”表達了憂慮。可以想像,當鐵匠站在龐大的蒸汽機前,心情該是多麼沉重。
因機器失去工作的人怎麼辦?《機器人時代》作者馬丁·福特認為,應該重建社會安全網,為科技浪潮席捲的人群提供支援。除了階段性為這些人群提供培訓,還需要為失業的人也支付最低工資。要提前準備,實現共同繁榮及財富的均分,這樣在更遠的將來,當機器完全接管危險和無聊的工作,我們的收入分配方式也許會達到非常共産主義的狀態。
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做過這樣的描述:“共産主義社會未來是早上打魚,中午狩獵,晚上討論哲學。”技術會引領我們走向何方,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面對。智慧機器人,必然會逐漸接手人類工作,消除社會分工,但能否抵達馬克思設想的未來,關鍵在於能否配合技術進步,去迎接社會的改革。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1日05 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