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癌症治療應打出“組合拳”

  • 發佈時間:2015-08-20 01:31:1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醫療新幹線

  □ 劉 飛

  癌症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癌症的病因並不單一,而且目前遠未完全清晰,因此預防只是美好的願望,早診早治是防治的關鍵。

  在癌症的治療方面,微創手術、腔鏡手術、圍手術期的麻醉、止血抗感染方法、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研發,以及現代放射治療的精準照射方法等的進展為癌症治療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手段、多種治療選項以及綜合治療模式。但是,癌症治療的實際治療效果與當今醫學技術進步以及發達國家的治療效果仍存在著較大差距,空軍總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夏廷毅表示,放療已經誕生上百年,已經從最初的輔助手段成長為與外科治療手段相媲美的高、精、尖新型治療手段。

  大多數人初診

  沒選擇適宜方式

  癌症起病原因複雜、臨床症狀不典型、治愈難度較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癌症的發生涉及人體全身任何部位和器官,因此,參與癌症防治的臨床學科多而分散,治療手段各自為戰。紛繁複雜的治療手段在大眾眼中更加雌雄難辨,以至於目前國內癌症患者中,初診便選擇了適宜方式、合理手段的人群不足50%。以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目前臨床上手術切除的5年生存率為50%—70%,採用現代放療技術治療I期非小細胞肺癌3年生存率達91%,5年生存率可達60%。由此可見,原本被認為應首選手術的腫瘤,選擇現代放療規避了手術風險,仍可獲得好的療效。然而在大多數患者的認知中,面對癌症仍然是“預備,切!”才能放心。先進治療手段的發展已然是“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可惜的是眾人的眼光並沒往可安全有效治病,還不會有任何治療風險的現代放療的方向看。

  近20年來,醫療設備的發展對於放療的影響之大前所未有,包括PET-CT定位、磁共振定位等先進技術裝備都在“迎接”放療的技術革命,目前多種影像診斷技術直接與放療相結合,放療技術已經進入極佳時代。夏院長坦言:“未來放療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仍有無限的可發揮空間。曾經技術裝備落後,甘為輔助手段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隨著科技的發展,以高端設備為主導、高新技術為牽引的現代放療克服了常規放療的諸多局限。但目前放療仍處於裝備先進靠邊站的尷尬局面。他表示:“有優勢,不強勢,病人不找你治。”這樣的現狀不應繼續下去,我們必須儘快通過有效途徑及時傳播有效資訊,促使對癌症治療的迂腐認知及時轉變。

  診療路徑陳腐

  學科編制不變動

  癌症既然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但針對癌症診治的學科及專業編制的調整很少進行,人們都知道醫學學科排列中一級學科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以及口腔醫學等,卻不知這是幾十年前的設置,已經無法適應今天的醫學發展需要。醫學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學科專業分枝越分越細,腫瘤學已成為一大涵蓋學科,專業極多,新興技術和方法特色明顯的大專業學科,還按以往學科編排順序,癌症只能以外科到內科迴圈,由此而得到的診斷或治療路徑仍然離不開這一陳舊俗套,要改變這種陳腐必須以癌症整體診治手段順序、技術優勢特徵以及綜合治療的臨床診治實際重新編制學科序列和臨床診療路徑。

  在對於機制創新方面,空軍總醫院腫瘤醫院——設想了“小而精”的新型臨床腫瘤學科模式。在保持原有科室不變的基礎上,腫瘤醫院以癌症病人為中心將放療科、腫瘤內科、胸外科、肝膽外科、醫學影像科及病理科等以腫瘤病種組成團隊,展開以病種為圓心的一體化聯合診療模式。各學科醫生發揮所學專業特長,集中各種手段優勢對付癌症這一共同敵人,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更理想的療效。目前在這個多學科深層次結合的綜合治療為特色的平臺上,已經形成了胰腺癌、肺癌等治療的獨特優勢,沿著這一方向,不斷擴大陣地,形成外科、內科、放療及影像以及分子病理等“組合拳”,共同打贏癌症這場戰爭。

  人才短缺

  專業設置不添補

  中國仍然是一個醫療資源嚴重貧乏的大國。據衛生部2011年統計公報,全國執業醫師246.6萬人,每千人口執業(含助理)醫師1.82人。在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193個國家中,中國的每千人口執業醫生數排名80位。與其他學科相比,放療的人才缺乏情況更為嚴峻,一個完整的學科建設應該有三大部分,教學為起點、臨床以實踐、理論來提煉,最終回歸教學傳承與昇華,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目前現代放療的臨床治療價值得到不斷體現,癌症治療效價比最高,技術趨於成熟完美,唯獨在大學基礎教育中一直無法找到落腳點,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放療在醫學中的學科地位和人才培養。沒有學科地位,招賢納士更加難上加難。

  因此大學本科教育中沒有放療專業一直讓身為研究生、博士生導師的夏廷毅“耿耿於懷”。當初考研究生時被調劑到放療專業的無心插柳,才有了今天的綠柳成蔭。他説,我很慶倖當初的偶然成就了今天的必然,但是回想起當初長期坐在“冷板凳”上的滋味還是不好受的。我不想在放療已經發展到相對高峰的今天,莘莘學子們仍然如我當年一樣對它無知無覺,我們的大學基礎教育裏沒有放療專業教育,這是導致放療人才嚴重短缺的“物質基礎”空缺,沒有“物質基礎”的“上層建築”必定風雨飄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