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種子如何實現按粒賣?
- 發佈時間:2015-08-20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種子,不僅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産資料,也是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載體。“市場化進程不到20年的中國種業,儘管成就巨大,但與國際先進水準相比,差距顯而易見。”近日,在甘肅酒泉舉辦的國家玉米産業技術體系與企業育種戰略合作玉米育種技術深度培訓會議上,種子再次成為國內種業巨頭聚焦的話題,科企合作再度成為關注的核心。
育、繁、推一體化是制勝法寶
“種業科技基礎強,産業創新卻不強,關鍵就在産學研脫節。”與會專家“背書袋”式的共識又將科研生産脫節的老話題翻騰出來。
現場一份種業研究報告顯示,過去10年,中國有大約80%的新品種來源於科研單位,但育種與推廣的脫節,使得中國的品種審定效率不足1%。十年間,全國共審定3000多個玉米品種,其中只有約1/10的品種能夠商業開發,産業競爭力很弱。
“種業研發通常由農業高校、省市農科院完成。至於種子的生産推廣,種子是否適銷對路、是不是滿足農民的需求,研發人員參與和關心較少。”敦煌種業董事長馬宗海道出了企業的苦衷,“農民在種植過程中,種子弊端難以反饋給科研機構。”
“外國種業公司都擁有完整的協同創新工作體系,整合了科研團隊、銷售團隊、服務團隊,研發攻關緊密圍繞農民需求,種子技術儲備緊盯市場變化。”敦煌種業總經理閆志斌説。
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已審定玉米品種80多個,部分品種表現出極強的競爭力。“美國先鋒公司培育的先玉335依靠強大的資金運作和售後服務優勢,僅用兩年時間就成為在我國播種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之一。”閆志斌提出了思路,建立以産業為核心的“育繁推一體化”體系,組建以企業為核心的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區域化的研發分工和技術優化以避免同質化競爭。
品種好不好,農民説了算
“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一個品種好不好,應該以什麼標準來判斷?國家玉米産業體系首席科學家張世煌回答:“當然是農民説了算!”育種專家自己説得再好,農民不認可、不買賬,市場不歡迎它就不能算是好品種。
“育什麼種子,要聽市場的。農業生産需要什麼種子,企業就培育和生産什麼種子。”馬宗海對此深有同感。
我國種業科技強,産業卻不強。科研院所和農業高校擁有國內一流的設備和人才,85%以上的育種科技資源也集中於此。科學家們選育新品種,首先考慮的是發表論文和獲得獎項的多少,與企業合作意願不強,多以短、平、快的項目合作和成果轉讓為主,系統深入的協作很少。成果、技術、品種、材料等要素向企業轉移的政策體系不完善,種業科技人才向企業流動的渠道不暢,“懂種子的人多,幹種業的人少”。
馬宗海説,農業部認定的骨幹企業研發投入應佔種子營業收入的5%,實際企業投入卻只有3%左右,與跨國公司佔主營業務收入10%以上的研發投入相比差距甚大。“敦煌種業作為市場的主體、推廣的主體,卻不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擁有著眾多管理、資金和市場資源優勢卻等米下鍋。”
“只有讓科技真正長在企業裏,民族種業才能強大起來。”安徽宿州天益青種業公司總經理劉良柏説,企業知道農民想要什麼樣的好品種,卻缺乏優秀的育種人才,迫切希望育種創新要素向企業流動。
中外種企差距在哪
“國外種子按粒賣,國産種子論斤賣。”中國農業大學王建華教授一語道破關鍵。國內大多數企業以糧食生産加工模式來制種,標準低品質差,只能按斤賣。外企靠著種子品質實現了按粒賣,背後是企業每年數十億科研投入差距的物化結果。
中國種業目前面臨的矛盾是:一方面中國種業市場居全球第二,佔世界份額的21%;育種人員數量世界第一,有400多家科研教學單位的1.6萬名科研人員在從事種業研究,基礎研究可謂全球領先。而另一方面,國內種企自主創新能力弱,品種多、雜、亂,企業眾、小、散,難出大品種,導致國際種業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國註冊的外資、合資種子企業已有70多家。目前我國高端蔬菜種子市場基本被外資公司控制,市場份額高達50%以上。
有資料顯示,2001年,國外玉米品種佔我國市場的份額尚不足1%,2014年已上升到10%。“我國玉米育種長期以來沒有以市場為導向,偏向於選育超高産品種,忽視了品種的抗逆性和穩定性。”張世煌認為, 商業化育種體制是我國種業應對挑戰的戰略基準。要將種質擴增與改良創新堅持下去,大幅提升育種水準。
記者在培訓會上獲知,甘肅省政府在2014年制定了一項農作物種業規劃,提出經過5年左右的時間,提升供種保障能力、商業化育種能力、育種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這一政策的出臺,對於甘肅種業來講無疑是個利好消息。“強農必先強種,強種必須強企,強企必勝科技,需要科企合作再上規模。”馬宗海道出了現代企業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