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青島海上絲路基金首單百億花落光伏農業

  • 發佈時間:2015-08-19 00:29: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18日,在青島即墨市舉辦的“首屆中國光伏農業發展論壇-2015峰會”上,青島市“海上絲綢之路産業基金”首個子基金花落光伏農業。作為全國第一個針對光伏農業的大規模專項基金,該基金由青島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盛日電”)聯合青島城投集團、國家開發銀行和光大銀行共同出資設立,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其中一期投入30億元,專門用於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投資建設和運營光伏農業項目。

  一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呈現“發電在西部、用電在東部”的局面,消納限電問題日益嚴重。而東部地區建設傳統地面電站,又面臨著人多地少,建設用地不足的問題,但是我國擁有1.35億公頃農用地,超過200萬公頃的設施大棚,且多數分佈在中東部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光伏與農業的跨界聯姻應運而生。

  “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是光伏與設施農業結合的主要形式,這種模式在租用的農田上建設高標準設施大棚,棚頂發電,棚下種植,不改變原有農用地的性質,為光伏電站建設拓展了廣闊的空間,而且設施支架的成本分攤,可以減少大棚農業投資40%左右。”昌盛日電董事長李堅之説,光伏電站的投資回收期是8至9年,而農業設施大棚的回收期在7年左右,有政府補助的話甚至4至5年就可以回收成本。

  正因為如此,最近一兩年光伏農業大棚規模迅速擴張,光伏農業項目已佔到2015年上半年備案項目總數的30%左右,成為光伏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100億元的光伏産業基金專項投資于昌盛日電在全國各地的光伏農業項目,規模預計在1GW,未來兩年將繼續擴大,達到3GW。”青島城投相關負責人透露説。

  事實上,這只是青島即墨市“以PPP模式打造光伏農業産業綜合體”的一個側影。目前,已建成光伏農業大棚電站40MW,年底前將再並網60GW,年發電量達到1.2億度,光伏農業産值、光伏發電收入分別達到3億元和1.44億元,未來三年將推廣發展到30000畝的光伏農業産業基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