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曾為人類祖先提供樂土

  • 發佈時間:2015-08-18 11: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7日報道】題:中國科學家認為,青藏高原為古類人猿提供樂土

  一項新研究稱,逾600萬年前存在於青藏高原邊緣的一塊熱帶樂土,可能為人和猿的共同祖先提供了最後的避難所。

  在提出這一理論之前,一支國際人類學家隊伍在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端的雲南昭通盆地發現了一塊保存完好的古猿頭骨化石。

  研究顯示,2013年發現的這塊頭骨可追溯到620萬年前——而世界其他地區的古類人猿早在約900萬年前就已滅絕,這曾令研究人員十分困惑。

  人們普遍認為,讓青藏高原大部分區域變得非常乾旱和寒冷的一次全球氣候變化,導致了適應性更弱的古猿的滅絕以及更現代的猿類和早期人類的出現。

  但這項新研究認為,青藏高原東南部是沒有受到那次氣候變化影響的少數區域之一,從而為古類人猿提供了最後的避難所。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古類人猿滅絕後,它們在那裏繼續存活了很多年。

  在中國科學院新生代地質與古氣候學專家郭正堂的帶領下,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的顯微鏡掃描技術研究了來自於化石發現地的沉積物樣本。

  這以前所未有的詳細程度展現了花粉化石的數量和混合情況,從而使科學家能夠重構當時的氣候和植物圖譜。

  這種環境重構表明,最後一批古類人猿生活在一種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舒適氣候中,那裏有大量湖泊和沼澤地,很少缺水。

  研究人員刊登在荷蘭《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雜誌上的報告稱:“在古類人猿生存的那個時代,常青櫟常綠闊葉林最常見。與此同時,禾本科等草類開始增多,(而)針葉樹減少。這表明氣候溫暖。”

  空氣也很濕潤,“水生植物花粉的大量存在……表明(湖泊或)沼澤環境的存在”。

  研究人員稱,與寒冷和乾旱導致森林基本上已經消失的歐洲和非洲等地區相比,這處青藏高原邊緣的避難所為古類人猿維持了一種更加適合其生存的環境。

  這種特殊氣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青藏高原的抬升。據郭正堂院士及其同事推測,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所導致的青藏高原抬升可能創造了一個阻隔印度洋季風的屏障。

  但這處避難所並未持續很長時間,至少以古代的標準來看是這樣。研究者稱,從500萬年前開始,植物開始向針葉林轉變,“説明氣候更寒冷、更乾燥”。這種與現在類似的新氣候不再適於古類人猿生存,致其滅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