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眾APP初體驗:無存貸款 收益率“秒殺”同類

  • 發佈時間:2015-08-18 07: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針對“銀行牌照屬性不足”的質疑,微眾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微眾銀行是“連接者”,希望成為一個持有銀行牌照的網際網路中間平臺

  千呼萬喚始出來,尤抱琵琶半遮面。

  8月15日,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首款獨立客戶端形態産品──微眾銀行APP正式上線。

  《證券日報》記者體驗發現,微眾銀行目前僅具備理財、轉賬等部分功能,“銀行牌照”專屬業務確實不足。不過,微眾銀行有關人士對應《證券日報》記者稱,“微眾銀行是‘連接者’,希望成為一個持有銀行牌照的網際網路中間平臺,一方面連接大眾客戶和微小企業,另一方面是連接合作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

  弱實名電子賬戶

  無存貸款功能

  《證券日報》記者昨日體驗了微眾銀行開通流程。從外觀來看,微眾銀行APP的企鵝LOGO放棄了騰訊QQ的俏皮風格,改走更顯穩重的“呆萌路線”,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或許也體現了網際網路企業與金融企業的差異化定位。

  記者還注意到,下載微眾銀行APP後提示有兩個登錄方式:微信和QQ,此外完成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後,用戶可以獲得一個19位數的微眾卡卡號,記者獲得的微眾卡以數字“6236”開頭。

  此外,用戶綁定第一張銀行卡僅需通過短信驗證碼即可,但從綁定第二張銀行卡起,需要先通過人臉驗證和聲音採集。

  對此,微眾銀行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微眾銀行首次採用了刷臉創新技術,用於客戶身份資訊的交叉驗證,以進一步保障客戶資産安全;而聲音則是用於活體檢測。而騰訊公司有關人士則表示,因為遠端開戶還沒放開,目前“刷臉”並沒有用於遠端開戶。

  根據現有規定,對於未在銀行櫃檯與個人見面認證開立的電子賬戶,央行界定為弱實名電子賬戶,只能用於購買銀行發行、合作發行或代銷的理財産品,不能轉賬結算、交易支付和現金收付。微眾銀行有關人士也證實,微眾銀行目前開立的賬戶是弱實名電子賬戶,不能用於存貸款。目前微眾銀行APP中的“活期+”和“定期+”並不是傳統意義上活期和定期存款。微眾銀行有關人士對此進一步解釋,“‘活期+’是微眾銀行推出的類活期賬戶,具備活期賬戶的靈活性,並與國金基金合作獨家定制貨幣基金,實現了賬戶內相對穩定的高收益”。

  綜合來看,由於目前微眾銀行APP的服務內容比較中規中矩,貌似還沒有微信錢包的功能多,傳説中的“驚艷亮相”還沒有真正到來。微眾銀行有關人士稱,“該APP目前只是基礎版本,未來會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完善,陸續推出更多銀行服務功能”。

  此外,騰訊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微眾銀行APP上線了國內首家“去IOE”銀行IT系統。據了解,IOE分別指IBM(國際商用機器公司)、Oracle(甲骨文)和EMC(易安信),三者分別是小型機、數據庫和高端存儲的領導廠商,它們組成的系統被視為大型金融企業後臺的“黃金架構”。在去IOE的議題上,監管主要關注的是自主可控,銀行同業關注的是實現自主可控的同時,降低運作成本;微眾作為新型網際網路銀行,關注的是要一套能支援海量業務、低成本支援普惠的IT架構。

  亮點在理財

  收益率“秒殺”同類

  雖然被吐槽功能不全,但是微眾銀行APP代銷的理財産品確實奪人眼球,甚至被點讚“秒殺眾生”。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微眾銀行“活期+”(即上述與國金基金合作獨家定制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高達5.27%,而餘額寶昨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3.248%。此外,微眾銀行的“定期+”(91天的封閉式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而同期銀行發行的封閉性非保本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大多低於5.5%。

  對於微眾銀行是否對上述兩款理財産品進行了收益率補貼的疑問,微眾銀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次上線的理財産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嚴格把關、風險可控的産品,所以收益可觀”。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在體驗中注意到,微眾銀行APP與微信和QQ的銜接十分流暢,這對於微眾銀行未來對接微信和QQ數億量級的客戶十分有利。

  微眾銀行APP的亮相,顯然也引起了行業分析師的關注,並被引申到“對於上市銀行的影響”這一資本市場層面。

  招商證券認為,良好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與微信、QQ賬號的無縫對接,遠高於傳統銀行存款産品的收益,再加上龐大的年輕用戶群體支援,這必將對傳統銀行業帶來衝擊。但同樣要看到的是,網路銀行和傳統銀行唇齒相依,在現行的銀行法規下,純網路銀行與傳統銀行還是互利共生的關係:一方面需要共同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網路銀行又從傳統銀行利潤中切分部分蛋糕。

  平安證券則認為,微眾銀行在搭建起賬戶的線上轉賬及支付環境之後,微眾卡將主要以虛擬賬戶形式存在;線下支付將主要依託少量的實體卡及微眾APP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掃碼技術完成取現或支付結算業務。這意味著,無論是近期近場NFC支付、掃碼支付等技術的快速推廣,還是未來可能做到的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支付,一旦微眾銀行能夠打通産業鏈各方並建立起成熟的商業模式,則實體的銀行卡在銀行體系中的作用就會開始逐步淡化。但也需要承認,在無卡化時代的推進過程中,仍需要解決監管及制度對虛擬賬戶的限制問題,以及手機製造商、電信運營商及銀行、清算機構四方的利益鏈條,前者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後者明顯需要更長的時間。證券日報 記者 張 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