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君江:十年只做“飲食安全”這篇大文章
- 發佈時間:2015-08-17 15:30: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首名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的歌曲唱響大江南北。歌曲中,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憧憬著祖國的未來,相約“再過20年,我們來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麼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歌曲還發出了“光榮屬於80年代的新一輩”的豪言壯語。這是一首讓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熱血沸騰、激情燃燒的歌曲。
當時的年輕人,有兩條路:第一,學好知識,報效祖國。高中生考大學,大學生考研究生;第二,投身商海。因為改革開放和以萬元戶為代表的先富階層,激發了全民的創富熱情。
沂蒙老區的高中生龍君江,選擇了第二條道路。1982年,17歲的龍君江投筆從商。
33年後,2015年4月3日,第六屆山東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在濟南召開,這是該省在民營經濟領域的最高榮譽,龍君江獲得了這項榮譽。此時的龍君江,已經在農牧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是山東龍盛農牧集團董事長、總裁。
作為同齡人,記者不久前造訪龍盛集團採訪了龍君江,一番參觀、交流下來,記者不由得想起了《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這首歌,並深有感觸。記者覺得,龍君江獲得山東的優秀建設者稱號,實至名歸。他的經歷,給這首《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帶來了嶄新的詮釋:光榮屬於80年代的新一輩,光榮屬於實幹興邦的企業家。
80年代,下海創業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的年輕人,如果考上大學,可以光耀鄰里,是山溝裏飛出金鳳凰,但這個“鳳凰”也許一去不復返了。如果就地創業,不僅可以解決自己家的困難,還會造福鄉里,當然,放棄高考,是件很遺憾的事情。
龍君江放棄了高考,原因非常簡單,家裏實在太困難了,這個男孩子實在不願意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
當然,龍君江放棄高考也不是盲目的,他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那個時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在給農村帶來變化。龍君江以獨到的眼光看到了市場轉型給農村帶來的新契機和新希望。他發現,農村改革之後,糧食産量大大增加,有很多糧食無路可銷,搞深加工又沒有資金和項目。農民們能吃飽了,卻不知道如何吃好。
把糧食賣到南方去。龍君江有了這樣的想法,他覺得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放棄了高考,還要去販賣糧食,龍君江這個決定遭到全家人的強烈反對。家裏已經很困難,根本沒有錢做生意;另外,一個農村的年輕人,出門跑銷售,萬一讓人騙了怎麼辦?
父母好言相勸,拼命阻攔,龍君江卻鐵了心。他向親朋好友借到了幾百元錢,準備大幹一場。母親的態度也轉變了,為他準備好了地瓜幹和玉米樣品。
1982年初夏,龍君江帶著糧食和樣品,到江蘇尋找商機。
當時的江蘇,經濟、市場比山東活躍一些,加工企業多,對糧食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大。龍君江的優勢就是有充足的貨源,當時的農民有的是余糧。另外,當時能夠進行糧食購銷的,只有國營糧庫,他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手。
龍君江是個有心人,在前往江蘇的汽車上,他就開始在琢磨,不停地整理著推銷的思路,甚至在腦海裏反覆綵排每一場推銷的具體過程。
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認真地尋找每一個可能合作的廠家,檸檬酸廠、味精廠、飼料加工廠等。
一個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環境下到府推銷,其難度可想而知,態度好的委婉拒絕,態度差的乾脆拒之門外。但龍君江從未氣餒過,他不放過每一次可以推銷的機會,耐心細緻地介紹自己産品的品質優勢,苦口婆心地闡述自己的服務承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幾家飼料廠和一家酒精廠被他的誠心感動,與他簽訂了玉米和地瓜幹的供銷合同。
這讓龍君江欣喜若狂。做了幾單合同之後,龍君江以他優質穩定的供貨品質和篤誠的信譽,贏得了江蘇廠商的信任。
商場如戰場,風險隨時存在。1986年,龍君江被一家皮包公司騙走了2萬元的貨物,差點遭受滅頂之災。關鍵時刻,他還是挺了過來。
到1988年,龍君江小有積累,他在家鄉成立了臨沂市農副産品購銷站,成了有名的個體戶。
小有規模後,一個體制性的問題日漸凸顯,愛琢磨的龍君江開始尋找突破口。
當時,個體戶雖然掙錢多,但也讓龍君江遭遇到許多尷尬。工商、稅務、糧食、交通等各職能部門都對個體戶的經營進行嚴加盤查,設置道道關卡,這讓龍君江的糧食販運舉步維艱,如果理不順經商渠道,再好的市場也是枉然。
為此,1989年,龍君江果斷地將自己的農副産品購銷站挂靠在臨沂市百盛實業公司(公司當時為集體性質企業)門下,成立了百盛實業公司貿易部。雖然是挂靠,但龍君江非常明確地理順了體制關係,貿易部是獨立法人。
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了百盛實業公司這棵大樹,龍君江的生意越做越順利。
1991年,龍君江借款7萬多元買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142解放牌汽車。他自己駕車跑購銷、跑運輸。他總結説:“我們的父母做生意用的是地排車、自行車,而我們要創造更大的生産力,就必須借助先進的交通設施。”
1992年,龍君江買下了第2輛車,1993年又買了兩輛車,1996年,龍君江的車隊已擁有6輛車。
他的事業達到了第一個巔峰。兩次騰籠換鳥,開闢新天地
10年的糧食貿易做下來,除了賺錢,龍君江還積攢了兩大塊特殊的人脈資源。一塊是在臨沂這個大本營,他的糧貿運輸隊伍已達幾十人,主要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鄉里鄉親,在龍君江的扶持下,他們大都具備了獨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江蘇的糧食銷售地,他和許多飼料廠的老闆成了朋友,也慢慢發現做飼料貿易的利潤也非常可觀。
如果改行做飼料貿易呢?他想,一方面可以給鄉親們騰出更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他有江蘇這些廠商的人脈資源,將那裏的飼料拉回臨沂售賣,不也是可以賺錢嗎?
就這樣,龍君江開始了他事業發展中的第一次騰籠換鳥,轉行做飼料經銷。原來跟隨他的親朋好友繼續做糧食貿易,由北往南,將臨沂的糧食往南銷售;他則反向而行,由南往北,將江蘇的飼料拉回臨沂銷售。
龍君江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就如同他當初在銷售糧食的過程中和江蘇的飼料廠商成了朋友一樣,當他進入飼料銷售行業,他也開始與自己的銷售對象、那些養殖戶建立密切的聯繫,進而成為好朋友。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為了深入了解養殖戶的真實需求,龍君江也嘗試著從事蛋雞的養殖。養殖的過程中,他逐漸積累了飼料的營養配比、科學飼養管理和禽病的防治等豐富實踐經驗。靠著這些紮實有效的專業知識,他的飼料經營更加紅火。
然而順風順水之際,龍君江又遭遇一次打擊。他經營的江蘇飼料由於假豆粕造成嚴重的品質問題,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加之飼料賒銷量過大,50多萬元的欠款無法收回。
與10多年前第一次被騙走2萬元相比,這次的損失更大。
問題的源頭在飼料的品質,龍君江本來可以找飼料生産企業討要賠償,但看在與企業多年的合作關係,重情重義的龍君江沒有這樣做。
然後,他又一次開始尋求變通之道。他分析,無序的市場競爭導致産品品質不穩定,已成為飼料行業發展的“絆腳石”,也使整個養殖業反反覆復、週而复始,得不到健康發展。為了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在養殖的基礎上主動研究優質高效的飼料,豈不更好?
就這樣,他開始事業發展中的第二次騰籠換鳥,生産飼料。
從1996-2000年,龍君江一邊養殖一邊研究飼料,4年的時間,他向大專院校專家請教,向養殖戶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到2000年,他終於探索出飼料的核心技術。
2000年,在養殖的基礎上只有30萬元資金的他開始籌建飼料廠,直到2001年年産6萬噸流水線的現代化工廠、標準的實驗室逐漸成型……2001年11月28日,第一袋飼料産品出廠並正式投放市場。
他成功轉型,開始了一段嶄新的征程。
10年只做一篇文章
龍君江是個愛琢磨的人,是個愛謀劃,且有長遠眼光的人,而且,他善於從自己的觀察和思考進行歸納,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然後用自己的理論指導企業的發展。
2006年的時候,他逐步總結出了制約農業發展的三大瓶頸:第一是種子的問題,由於抗生素在種業的濫用,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和環境污染。這是污染的源頭,這個源頭問題不解決,污染就無法根除。第二是飼料,過去品質不好,後來越做越好,但只注重高能高蛋白,只注重營養,人的三高,就是這麼吃出來的。第三是養殖設備和養殖裝備。國內養殖業的投資,大部分還是簡單粗放,投資少,忽視了動物的在溫度、濕度、環境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發現了問題,也就確立了目標,確立了使命。
龍君江為自己的企業定下一個崇高的使命:致力於人類的飲食安全這一偉大事業,為客戶創造獨特的價值,是龍盛永恒的追求。
他告訴記者,從2006年開始,龍盛用了10年的時間,就是為了做這一篇文章。現在,這篇文章已經初見規模。
這是一篇大文章,其目的,就是為了創建種養結合自然生態系統的迴圈經濟模式。
傳統的養殖模式使用大量消毒劑和抗生素,含有消毒劑和抗生素的動物糞便會導致農産品的藥物殘留,做成肥料後會繼續污染土地。龍盛為此規劃了種養結合、自然生態系統的迴圈經濟模式,選擇好的環境、先進的現代化裝備、科學的管理水準和利用生物産品替代消毒劑和抗生素。在龍盛的規劃中,每個農場規劃佔地2000-3000畝,年出欄優質沂蒙草雞或生態肉鴨約1000萬隻(養殖用地約100畝),利用糞便、農作物秸稈和生物菌混合發酵後,可做成約3000噸生物有機肥,基本滿足該農場所需肥料。
這樣一來,種植糧食的副産品加工成飼料用於養殖,生物産品替代消毒劑和抗生素,農作物秸稈、養殖糞便和生物菌液做成生物有機肥就地還田、迴圈利用,養殖動物進行食品精深加工,真正形成種、養、加(工)相結合的迴圈經濟産業模式。
為了推廣這個模式,龍盛儲備了三大核心科技。
一是生物種業。我國育種水準較為落後,國外快大型肉禽因生長快、報酬高,在國內發展迅速。但由於它的抗病能力較差,在養殖過程中必須使用大量抗生素來控制疾病,嚴重影響食品安全。2008年,龍盛與中國農大合作,依託地方資源品種加快生物分子遺傳育種的研究與開發,培植出的沂蒙草雞、麻鴨具備抗逆性強、營養價值高、食用安全等特點,市場前景好,正在加快産業化推進。
二是生物飼料産業化項目。抗生素過量使用給食品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從全球抗生素使用來看,唯有歐盟2006年頒布法令禁止飼料添加抗生素,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直到2013年11月才建議3年後不允許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這充分證明了無抗飼料在國際上也是未能解決的難題。龍盛集團自2006年以來,已預測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先後投資2.6億元建設了生物飼料産業化項目,2012年3月,成功研發出具有活性、營養、功能型的生物系列産品(簡稱ANFB),該産品經過3年來反覆實驗,效果顯著。該成果與國家出臺政策完全一致並至少提前5年以上,産品成功應用至少比美國提前3年以上。龍君江介紹説,該系列産品的研發成功,標誌著龍盛將改寫全球上世紀40年代以來飼料業發展離不開抗生素的歷史。
三是現代農業裝備。龍盛集團經過多年探索,聯合高等院校已成功開發出節能、節地、環保的成套自動化養殖裝備,尤其是畜禽糞便從禽舍到加工成有機肥採用全自動化生産線,做到了零污染、零排放。
龍君江告訴記者,以上三大科技,均屬國內首創、國際領先,已申請十幾項國家專利。
有了三大科技,龍盛還探索出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的途徑。在龍君江看來,只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才能加快“種、養、加”相結合的農牧業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只有成功的農牧業發展模式,才能確保農民持續增收致富;只有農民持續增收,才能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根據這一途徑,龍盛將構建集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投資(或土地)入股、小微企業、金融機構、龍頭企業六位一體,從農場到餐桌,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體系。它有著明確分工:農民的事情農民做,農民做不了的合作組織做,合作組織做不了的龍頭企業做。
在這個體系中,龍盛就是排在前列的龍頭企業。
這樣一幅藍圖,正在沂蒙大地漸次鋪開。
談到未來幾年的願景,龍君江説,龍盛將聚焦生態種植、生態養殖、生物種業、生物飼料、現代裝備、食品精深加工、生物有機肥、現代物流八大産業,實施“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戰略,奮戰三五年,努力把龍盛打造成世界同行業科技含量最高、規模最大、帶動性最強的現代科技農牧企業,為人類飲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