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厄爾尼諾來勢洶洶 美國稱它“李小龍”

  • 發佈時間:2015-08-17 08:29:38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據新華網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預測,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成為過去65年來最強的一次,很可能至明年3月結束。

  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副主任邁克·哈爾珀特説,全球氣象學界已經普遍預計今年3月開始的這次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持續一年,而美方的最新預測則認為這次厄爾尼諾現象可能使太平洋增溫“達到或超過2攝氏度”。

  過去65年的氣象記錄中,以3個月為觀測期的太平洋洋面平均氣溫只有3次達到上述升幅,分別為1972年至1973年、1982年至1983年、1997年至1998年。它們也被稱為“超級厄爾尼諾”。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海洋學家比爾·帕策特説,衛星雲圖顯示,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眼下而言比1997年至1998年的那一次更強。那一次被視作“史上最強”厄爾尼諾現象,但發展趨勢較為獨特,最開始時比較弱,結束時達到最強。

  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甚至在一篇日誌中把今年的這次現象取名為“李小龍”,以形容它的來勢兇猛。

  哈爾珀特説,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冬季,美國北部預計將更加溫暖和乾燥,南部比往年同期略微寒冷。此外,大西洋颶風活動將減少,太平洋中部和東部超常颶風活動頻繁。

  上一次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2010年,導致全球多地氣候異常,東南亞地區降雨頻繁,澳大利亞南部地區和厄瓜多乾旱連連,美國遭到暴風雪侵襲,巴西熱浪來襲,南美洲部分地區暴雨洪水頻發。

  【釋疑】

  厄爾尼諾到底是啥?

  海洋階段性“發燒”

  厄爾尼諾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海溫異常升高現象,簡單地説,就是因為大海吸收了大氣中很多的熱量,階段性“發燒”了。人感冒發燒了會各種不舒服,海洋“發燒”了,也會通過洋流、與大氣層的水汽交換,帶來各種糟糕的反應,造成氣候異常。

  通常,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就會導致中國的南澇北旱,颱風的生成和發展也會出現異常。今年5月以來,我國南方已經出現了十多輪暴雨,與常年同期相比較,南方地區大部降水偏多2成至5成。中央氣象臺的專家分析,今年我國存在旱災和洪澇,但總體上洪澇比旱災更嚴重,也是最需要加緊防範的。

  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週期並不規律,平均來説3年到5年發生一次,一般每次持續12個月左右,但也有持續時間長達18個月的情況。(本報記者 殷磊 通訊員 小鄭)

  厄爾尼諾有啥影響?

  今年6個超強颱風與它有關

  到目前為止,今年西太平洋颱風編號了16個,其中超強颱風已達6個,還有一個強颱風。而眼下正在發展的15號颱風“天鵝”和16號颱風“艾莎尼”也很有可能成長為超強颱風或強颱風。

  專家分析,出現這麼多超強颱風的原因與今年持續加強的厄爾尼諾現象有很大關係。(本報記者 殷磊 通訊員 小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