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利好全球投資者

  • 發佈時間:2015-08-17 05:53: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大型國際機構投資者究竟如何看待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日報》記者近期對英國安石集團首席分析師簡·德恩作了專訪。

  英國安石集團在中英雙方達成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協議後不久,就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成為首個獲得RQFII資格的西方機構投資者。正是基於其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關注和“價值導向”投資實踐,德恩開宗明義地表示,“中國經濟短期和長期發展的基礎面都非常穩健,正在推進的結構調整為真正的長期投資者帶來了巨大機遇”。

  談及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問題,德恩表示,當前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過去發展中存在投資比例過高和資本配置不當問題,導致了經濟增速下滑。這一觀點的失實之處在於,他們沒有將這一高投資增長模式與中國未來的發展需要相聯繫。中國過去的投資集中在基礎設施和房地産領域。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將在未來數十年內為中國經濟提供支援;就房地産投資而言,中國未來不僅需要消化新增城鎮人口的住房需求,同時更要消化大量從低收入階層轉向中等收入階層居民的住房需求。因此,中國在過去的投資是“毫無疑問具有前瞻性的正確選擇”。

  在德恩看來,中國經濟增速下降的真正原因在於其前所未有的結構調整。這一結構改革“範圍之廣、程度之深、速度之快”是此前其他所有國家未曾實踐過的,結構改革必然會帶來不確定性和增速的下調。這一下降並不會造成“硬著陸”。短期來看,與當前發達經濟體超低利率、政府債務水準過高的政策環境不同,中國政府有著包括財政刺激、降準、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工具來確保經濟增速。

  從長期來看,德恩認為當前的結構調整將進一步築牢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自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開始大規模去杠桿化進程,中國此前倚重的發達國家借債消費帶來的出口需求不斷下降;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未來也終將因通脹造成其貨幣對人民幣貶值。中國政府意識到了這些潛在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對其此前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的挑戰,提早開始注重增加國內消費需求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同時,為了應對消費導向型經濟帶來的國際收支平衡壓力,中國也逐步推動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應對消費導向型經濟帶來的宏觀經濟管理模式調整,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利率市場化,完善國內債券市場,逐漸提升利率在宏觀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在當前中國國內儲蓄率仍然接近50%的情況下,這一系列內在聯繫緊密且具有高度前瞻性的改革設計,將在未來釋放巨大的國內消費能力,從而確保中國經濟在外部需求下降的環境中保持中高速增長。

  就海外大型機構投資者對於中國投資前景的看法,德恩表示,真正從事長線“價值導向”投資的機構投資者都認為中國經濟新常態意味著巨大的投資機遇。這一方面是因為未來中國經濟有遠好于發達經濟體的基本面支撐;另一方面是因為未來中國龐大的在岸市場對機構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在他看來,當前中國一系列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國內債市的完善。在發達經濟體政府債券超低收益環境下,中國政府債券、銀行間債券的實際高收益率為各國央行、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等長線投資者提供了絕佳的多元化投資方向。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地方債務置換為可交易債券,未來中國也將建立龐大的地方債券市場。在強勢基本面支撐下,其規模甚至會大於其他新興市場美元計價公司債的債券市場,這也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伴隨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越來越多的海外機構投資者將受益於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