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攤小販變身“文明商戶”

  • 發佈時間:2015-08-14 16:29:5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鵬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攆”字經念不動,“罰”字訣不管用。多年來,城管與小販之間“管理與被管理”的零和博弈,是一道無解的難題,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現“越治越堵”的怪圈。

  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攤販自己管?一年前,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開始在轄內推行“攤販自治”試驗。此後,城市街頭風氣為之一變,曾經違法佔道的小攤小販變身“文明商戶”。街道的探索,或可為解開當前城市管理之困提供借鑒。

  難題: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商販自己管

  丈夫患有腿疾,家裏還有兩個讀書娃的李國琴,是鄭州市中原區建設路辦事處轄區的一名攤販。回想起過去的“流竄”,她總是心有餘悸。“一大早就出門,上班就收攤,被攆來攆去,一個月只能掙千把塊,連生活也顧不住。”

  另一名小販邢小路今年32歲,為了照顧患病母親兼顧生計,年紀輕輕就到街頭擺攤。“沒錢買電三輪,只能買個腳蹬的,城管來了跑得慢,不到半年人和車都被帶走了。”

  小販們沒少吃苦頭,城管的工作也不好幹。一年多前,建設路辦事處城管科科長毛全虎每天的主要工作還是帶著七八名城管人員滿大街“攆人”。“以前轄區流動著三四十個攤販,8個城管人員攆都攆不過來,執法矛盾衝突是家常便飯”。毛全虎在一次執法中被攤販圍攻,棉衣都被撕出了好幾個窟窿,“這樣執法,我們也困惑。”

  如今,建設路辦事處轄區內,城管和攤販之間的“零和博弈”不復存在。李國琴每個月能掙三四千元,提起轄區的城管人員滿是感激,“街道辦的城管沒少下功夫,不能再給他們添麻煩。”

  城管和攤販從勢如水火到相安無事,建設路辦事處的街頭治理,源自一項“攤販自治”的改革試驗。試驗的發起者之一、辦事處副書記趙爽説,早在2007年,鄭州市就出臺規定,決定在全市設立臨時便民疏導點,以“疏”治理攤販違法佔道經營的頑疾。

  此後,街頭的小商小販按照規定被陸續集中到100多個便民疏導點,建設路辦事處也“跟風”建起了第一個疏導點。儘管違法佔道有改善,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最主要還是疏導點的管理問題。”趙爽説,當初為了將對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辦事處將疏導點設在了一個社區內,但辦事處、小區業主、物業的管理關係總也理不順,“都是無利不起早,誰也管不好。”

  最終,管理跟不上,流動攤販又陸續返回街頭。

  面對故態複萌的“頑疾”,有了第一個疏導點的經驗教訓,經過慎重的調研後,辦事處拍板,決定試驗“攤販自治”:既然誰都管不好,為啥不讓攤販自己管?

  試驗:小販和城管不再“貓捉老鼠”

  2013年底,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常住4萬多人的建設路辦事處,為了徹底根治街頭違法佔道、道路擁堵,將轄內流動攤販全部集中到兩個疏導點,開始推行“攤販自治”。

  在毛全虎看來,“攤販自治”是城市街道管理者和流動攤販面對頑疾,渴望“求變”的結果。

  但困難仍然始料未及:因為怕得罪人,攤販隊伍裏連組長、副組長都選不出;管理必然有費用,費用標準怎麼定也矛盾重重。辦事處只好找到攤販做工作,勸説有威望的人主動競選組長,幫助制定商戶公約,召集攤販開會協商繳費標準……

  2014年,在辦事處的勸説下,本不情願的邢小路通過投票當上了市場街疏導點攤販自治的副組長。他説,攤販之間有競爭,難免有矛盾,開始以為會得罪人,但一年下來,情況卻是大家都十分珍惜合法經營的機會,“管理協調起來也沒那麼麻煩。”

  記者走訪看到,在建設路辦事處的市場街疏導點,統一制式的25輛免費流動攤販車和幾個垃圾桶一字排開,路邊立著攤販商戶自治的“六聯一公約”,流動車的背後就是攤販自治的資訊公示欄。過往食客熙熙攘攘,但都在限定區域,攤販與行人車輛互不干擾,道路乾淨整潔。

  今年7月,曾經在街頭推著小車“流竄”的商販李國琴、邢小路等人從毛全虎的手中接過了“文明攤販”“文明商戶”的獎牌。

  推廣:街道個例能否普及

  實行“攤販自治”後,建設路辦事處轄區內的攤販“流竄”少了,道路狀況、市容市貌明顯改善;辦事處城管科的工作人員減少一半,騰出的人手也被充實到了更基層的社區內,加強了基層管理的力量。

  但問題也不是沒有,比如毛全虎依然得上街“攆人”。“轄內的流動攤販管好了,但其他區的攤販一被攆,還是會跑到我們這兒。”毛全虎説,好不容易搞起的“攤販自治”會受到“外來威脅”。

  儘管“攤販自治”疏導作用明顯,但處境依舊尷尬。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在鄭州多達數十個的街道辦中,還“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攤販自治”之路能走多遠,未來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