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像皮克斯一樣,持續激發團隊創造力

  • 發佈時間:2015-08-14 11:29: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造力,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而當下的環境,卻不幸成為了創造力的第一殺手。應試教育、師長意志、山寨為榮的持續摧殘,硬生生的把“小喬布斯們”重塑成了“記憶天才”和“模倣大師”。唯有不斷創新才能發展的企業組織,本應該想方設法,充分釋放這種深埋心底的巨大潛能,但放眼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看不見的“創造力”殺手

  決策會議上,官階最高的領導人,成了組織創新的唯一源泉。如果有人與他有不同的意見,要麼直接被厲聲否決,要麼也是聽若罔聞。久而久之,領導的高大形象日益凸顯,而組織中願意主動思考、勇於諫言的人越來越少。即使領導們最終醒悟過來,這幫弟兄也早已被馴化成“被動執行”的工具,如同動物園裏養大的老虎,本能退化,只會等著你來喂飯了。

  承擔挑戰性任務,本該是組織中人才發展的重要途徑,初出茅廬的“傻帽”往往敢挑重擔,但困難越大,出錯的可能性越高,一旦結果不佳,就會淪為批判對象、反面教材。幾個回合下來,識時務者都開始朝著“老油條”的方向闊步發展,專揀容易的活幹,待夠3年的員工,大多演變成了既沒棱角也沒創造力的庸才。

  組織只好轉而從外部獵挖創造力“高人”,但“新來的”要麼無法適應官本位的組織文化,待不了一陣就一走了之,要麼很好地“融入”組織,由刺猬變成了泥鰍,看著不菲薪酬的面子上,將就著混下去。三千食客的天下,焉有“喬布斯”的生存空間?

  開啟“創造力”之門

  問題究竟何在?矽谷不竭的創造力,來自惠普“車庫”開創,並由蘋果、谷歌等一批優秀企業發揚光大的創新文化。中國企業缺乏的正是讓這種創造力不斷生長的土壤環境。

  皮克斯公司創始人兼總裁,喬布斯20多年的摯友卡特姆先生,在其《創新公司》一書中給出了具體答案:構建並持續發展鼓勵組織創新的文化氛圍。

  他把創造力文化總結為三個主要方面:坦誠、無畏和自省。首先,要鼓勵任何員工坦誠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意見。其次,在創新的道路上充滿了失敗,容許犯錯,鼓勵員工們去大膽嘗試新的方案。最後,每個人學會發自內心的不斷反省自己,既不要被已經取得的成就衝昏頭腦,也不要一齣問題就怨天尤人,首先要從自身尋找原因。

  文化理念構建相對容易,但執行落地卻異常艱難。這裡,企業領導層的行為帶動作用尤為關鍵。各級管理者要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主動去徵求大家的意見,即使看上去幼稚可笑的意見,也抱著善意的態度去傾聽,絕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意見並推動方案的落實。

  皮克斯影片創作過程中的多方專家“評審會”和全員參與的“點評日”,都是群策群力的實踐典範。對於影片從創意到實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管理者也都抱著坦然的態度,做出客觀的審視和判斷,即使因用人不當而導致影片出現“災難性”損失,也會主動擔責,只要不犯下違背組織原則的錯誤,都被視為創新過程中必須交付的學費。正如臉譜創始人扎克伯格所説,卡特姆本人就是一個自省型領導者。更加可貴的是,他也把這種勇於自我批判的精神轉化為了企業管理層的行為文化。

  其次,配套制度建設是文化落地的另外一把利劍。2005年皮克斯被迪斯尼收購的時候,卡特姆先生堅持把“公司文化五年契約”寫入收購條款。其中包括:只要電影票房收入達到一定標準,就要給員工發放獎金;員工有權按照自己的喜好裝飾自己的辦公室;員工有權在自己的名片上發揮創意,自由決定自己的名字和職位;保留包括節日派對、電影關機派對、年度車展、紙飛機競賽活動等等。正如韋爾奇先生所言:看一看一家企業的激勵制度,就知道這家企業的文化是什麼了。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是文化的載體,企業只有將創新文化制度化才能不斷優化發展。

  領導力——讓組織的創造力源源不斷

  群體創造力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各種意想不到的“麻煩”也就隨之而來。創造性人才很不好管,他們的各種“叛逆性”意見方案,不僅無意間會讓某些領導的“面子”難堪,也會導致公司內部意見發散、決策困難。組織應對的方案絕不能是領導簡單的一句:採納或拒絕。而是要施展各種藝術性的引導,最終讓大家凝聚到一致的行動方案上來。這裡,中高層的領導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傳統經濟時代走過來的企業管理者們,大都信奉“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的經典管理法則。但面對新型的創造性人才,這種以“控制”為主導的管理方式逐漸勢弱,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成為管理方式的主流。指令式的任務安排少了;目標性引導的工作卻多了;管家婆式的控制力度小了,但成長性指導的力度卻加大了;直接操刀解決問題的事情少了,但與員工坦誠溝通,共同探討解決方案的時間卻多了。此外,領導者至關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建立並持續維護好“開放、包容”的組織氛圍。在“刺頭林立”、各抒己見的情況下,不再簡單依靠行政命令手段,卻能讓大家形成共同一致的決議方案,需要領導層掌握處理“建設性衝突”的藝術,鍛造出既能堅持原則,又很善於妥協的“灰度”領導力。

  30年的市場化進程,中國企業中已經培育了一批“恪盡職守”的職業經理人。但在諸如價值觀導向的精神激勵、橫向協作、溝通藝術等現代領導力的關鍵要求方面,都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企業領導者要敢於正視這個嚴峻的現實問題,並通過行動學習、崗位輪換、過程指導、挑戰任務等舉措加速核心團隊的成長。

  變革註定艱難。但可以預見,在“中國製造”向著“中國創造”的轉型過程中,一批重視企業文化重塑和領導力提升的企業,必將會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逐漸脫穎而出,成為引領中國企業朝著世界級邁進的先鋒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