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綠色”能源開發面臨“褐色”關卡
- 發佈時間:2015-08-14 10:44:0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多國設定可再生能源宏偉目標 傳統化石能源仍具有競爭優勢 東盟“綠色”能源開發面臨“褐色”關卡
核心閱讀
國際能源署的一份報告顯示,東盟地區的能源需求預計在2011年至2035年間將增長80%。為了減少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建設一個更加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的能源供應鏈,東盟國家正在積極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替代能源。然而,面對依然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褐色”化石能源,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不會平坦。
泰國可再生能源開發走在前列
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天合光能科技(泰國)公司總經理趙金強最近在忙活一件大事——申請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的項目投資優惠。“環保節能或使用替代能源項目的投資是委員會看重的六大領域之一,申請獲批後,我們企業可以享受泰國政府提供的稅收和非稅收優惠政策。”趙金強興奮地告訴本報記者。
今年5月6日,天合光能宣佈其泰國公司在泰中羅勇工業園正式奠基開工,再往前數3個多月,另一家中國企業中利騰暉的全資子公司泰國光伏製造工廠也落戶羅勇,正式開工建設。“泰國的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600—1800小時,投資回報率還算不錯。接下來,我們還準備以泰國為中心,向其他東南亞國家輻射。” 中利騰暉光伏(泰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選志對本報記者説。
根據泰國工業聯合會的數據,到今年年底泰國太陽能發電領域投資將達900億泰銖(1泰銖約合0.18元人民幣),裝機發電容量將從去年的1300兆瓦提高至2500—2800兆瓦,有望超過東南亞所有國家的總和。
方興未艾的太陽能産業也激發了泰國國內外投資者的熱情。許多本地地産開發、通信工程等領域企業都想從太陽能産業中分一杯羹,而包括日本、美國、中國在內的多家外國企業也陸續在泰國投入開發力量。
開泰銀行是泰國銀行業內可再生能源項目融資的佼佼者,截至目前已經提供融資的太陽能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00兆瓦。該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告訴本報記者,來泰國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外國企業不少,尤其是來自中國和日本的企業,“今年以來就已經有幾十個中資項目來我們銀行諮詢”。
東盟能源合作促進機構東盟能源中心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東盟成員國目前處在可再生能源市場的不同開發階段,其中泰國發展得最成熟,其次是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
東南亞國家可再生能源非常豐富
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正在轉向亞洲。國際能源署的一份報告顯示,東盟地區的能源需求預計在2011年至2035年間增長80%。這給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東南亞區域,提出了能源供應、能源安全和環境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戰。為了減少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建設一個更加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的能源供應鏈,東盟國家正在積極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其他替代能源。
實際上,東盟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覺醒,在東盟能源合作行動計劃(APAEC)之下,提出了能源領域合作的倡議。新加坡國立大學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施訓鵬是東盟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家,他告訴本報記者,“APAEC是東盟能源領域合作的藍圖。在最新的2010年至2015年計劃中,共涵蓋7個項目領域的合作,包括東盟電力網路、東盟天然氣管道、可再生能源、地區能源政策與規劃、民用核能等等。”
一些東南亞國家也未雨綢繆,提出了本國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例如,印尼希望把可再生能源在國家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從2011年的4.79%,提升到2025年的25%;菲律賓希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該國電力需求的一半;馬來西亞的可再生能源目標,是到2020年佔國家能源結構的份額達到11%;越南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到約5%,到2050年達到約11%。
“東南亞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確實非常豐富,包括水能、風能、地熱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但是各個國家的國內市場有限,而可再生能源資源又分佈得非常不均勻,所以開發程度仍然很低。”施訓鵬補充道。除此之外,相對豐富的化石能源儲備,也讓部分東盟國家對於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沒有什麼緊迫感。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估計,東盟10國擁有140億桶原油儲備、286.6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儲備、94084億噸煤炭儲備。“在這個大背景下,東盟一些國家會傾向使用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煤炭資源儲備,而不是優先選擇進一步開發其他能源。”施訓鵬説。
實際行動往往比預期目標滯後
受技術限制、融資約束、財政安排缺失、政治互信不足等因素影響,東盟地區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面臨著諸多障礙,這也導致東南亞國家的實際行動往往比預期目標滯後得多。能源領域專家預測,由於東南亞未來能源需求增長迅速,相關國家不得不增加化石能源進口,並且將加大對天然氣發電和火電廠建設的投資。
“能源需求日益增長與國內供給能力下滑的衝突,能源消費不斷擴大與環境日益受到衝擊的矛盾……這些問題正在東南亞顯現,而且在未來一段時間還將持續。”施訓鵬説。
如何彌合“綠色願景”和“褐色前景”的鴻溝,成為擺在東南亞國家面前的一道關卡。東南亞國家處在不同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階段,就意味著他們面臨著不同挑戰。只有每個國家都承諾克服困難,東盟的共同可再生能源目標才能有望達成。
施訓鵬認為,今年年底即將建成的東盟經濟共同體,將成為東盟實現綠色增長目標的重要機遇。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的目標,是將東盟轉變為一個穩定、安全、繁榮、有競爭力、有活力和相互融合的經濟共同體,其中包括形成單一的市場和生産基地。“這將成為東盟能源融合與合作的關鍵,因為它為東盟能源市場融合提供了制度框架,提升了區域能源互聯互通水準。由此,東盟區域的資源稟賦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優化利用,從整體上減少能源系統成本。”
在歐盟,每個成員國都受到法律約束,必須向歐盟委員會彙報落實可再生能源目標的進展,但是在東盟,卻沒有一個負責監管的中樞機構。“要想實現‘綠色願景’,東盟成員國必須落實在東盟願景2020中對環境和能源目標的承諾以及其他行動計劃,同時提升國家執行這些行動計劃的能力。”施訓鵬説。
(本報曼谷8月13日電 本報駐泰國記者 俞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