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貶值 這些方面將會影響你

  • 發佈時間:2015-08-14 10:32:48  來源:寧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央行宣佈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在我國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人們對外交往日趨頻繁的今天,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將對個人生活和企業經營産生哪些影響,又該如何應對?

  對普通百姓來講,人民幣貶值影響最大的大概就是出國旅遊了。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內地公民出境遊突破1億人次。記者諮詢凱撒旅遊等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出境遊的報團價格尚未調整,但毫無疑問出遊的成本會增加。尤其是對於熱衷於購買化粧品、名包、名錶的人來説,可能要多掏點腰包了。

  “按照每人平均在美國消費5000美元計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6.2到6.4的話,增加的花費也就1000多元。對有能力去境外旅遊的人群來講是可以承受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表示,目前人民幣貶值對個人消費的影響有限。

  雖説影響有限,但影響畢竟是有的。已有四年“海淘”經驗的北京市民吳丹告訴記者,她給女兒在美國購買的衣物以及日常用品,一般價格比國內專櫃便宜30%左右,人民幣貶值後購買的境外商品價格就會隨著提高,再加上運費,“海淘”優勢就打了折扣。“畢竟‘海淘’費心費力,國內購物更省事,還可以試穿。”

  對於孩子在外留學的家庭來説,負擔將會增加。中國銀行的一位業務人員告訴記者,近幾天兌換美元的人有所增加,但並沒有預期的多。

  在趙慶明看來,目前的人民幣貶值對個人的影響更多的是體現在金融資産的管理上。對於擁有大量金融資産的人來説,要注意不要把資産集中在單一貨幣上,可以適度增加美元資産。

  除了個人生活,人民幣貶值客觀上將對進出口企業産生影響。央行此前已經明確否認人民幣貶值是為了刺激出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此次調整的主要目的是推動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百分之二、三的貶值不可能對出口有太大的刺激,但對穩定出口客觀上有一定的幫助。

  招商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張一平表示,紡織、傢具製造等中低端製造業從人民幣貶值中將有所受益。

  人民幣匯率貶值,應該如何應對?年輕白領小陳因為計劃出國旅遊,擔心人民幣繼續貶值,已提前兌換了1萬美元。“如果消費者短期內要用到美元的話,可以考慮儘快兌換。如果是長期用的話,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短期震蕩後人民幣匯率將會達成新的均衡。”中國銀行的一位業務員建議。

  此外,不少人出國喜歡刷信用卡購物,如果人民幣升值,延期還款能夠少還點錢。但如果人民幣貶值,那就不如提前還款划算了。

  而對出口企業來説,不能僅看到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短期利好,而是要看到匯率波動的風險,主動加強風險管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企業應樹立正確的匯率風險意識,積極管理匯率雙向波動的風險。要正確認識匯率避險工具的作用,不能把匯率避險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應作為管理風險的手段,對外匯敞口進行適度套保而避免過度投機。

  (據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相關新聞

  貶多少,管不管,跌多久——

  央行詳解人民幣匯率調整三大熱點

  人民幣匯率調整有沒有確定的貶值預期?央行是否已出手干預市場避免匯率過度下跌?人民幣未來會否出現持續貶值?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召開記者會,對近期人民幣三大熱點問題作出解答。

  均衡匯率由市場決定而非央行

  在連續兩天下跌逾千點後,13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度貶值1.11%,報6.4010。那麼,央行對此次人民幣匯率調整有沒有確定的貶值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説:“作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的均衡匯率水準是讓市場決定的,央行官員不能對匯率水準説三道四,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匯率形成機制建設。但是所謂‘官方要求貶值10%以促進出口’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對於此次調整的進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在會上表示,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中間價與市場匯率偏離幅度較大,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根據市場調查和分析師的普遍估計,這種偏差大約累積了3%。中間價基礎報價機制完善後經過兩天的調整,人民幣匯率逐漸向市場化水準回歸,3%左右的累積貶值壓力得到一次性釋放,此前偏差校正已經基本完成。

  超出容忍區間央行會進行管理

  有報道稱,12日下午央行和外匯局已在外匯市場“出手”,指示國有銀行在人民幣即期市場大量拋售美元,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在最後半小時大幅反彈;同時要求多家銀行加強對交易真實性、合法性的審核,避免出現集中大額購匯。有記者問,央行是否進行了干預,未來是否會繼續干預?

  對此,易綱説:“中國採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市場有波動且波動幅度超出容忍區間時,我們還是堅持管理,最終目的是讓市場供求關係在匯率定價中起決定性作用。目前央行已經退出對匯率的常態式干預,但市場仍存在一個每天波動限定在2%以內的‘遊戲規則’。”

  易綱表示,在當前的發展階段,這樣一個有管理的匯率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它既體現了匯率調整的彈性和靈活性,又能在市場波動過大時對它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得市場對匯率機制更加有信心,整個經濟運作更加平穩。

  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

  “在最近兩天人民幣中間價向市場回歸的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出現了貶值方向的調整,從而引發了市場關於人民幣匯率會不會出現持續貶值的質疑。我的回答是:從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看,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張曉慧説。

  易綱坦言,此次匯率調整帶來的部分影響,央行事先已經估計到。比如一些企業借著大量外債,沒有及時調整;一些貿易上的融資沒有對衝等等。但他認為,這種波動、變化是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對人民幣國際化和整個經濟的影響都十分有限。

  據張曉慧介紹,長期看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根據商務部公佈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順差高達3052億美元,這是決定外匯市場供求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支撐人民幣匯率走強的重要基礎。從宏觀環境看,中國經濟儘管面臨下行壓力,但上半年7%的增速在全球看仍是不錯的。此外,我國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境外主體在貿易投資和資産配置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這些基本面決定了當經濟中其他因素和困難積累起來的偏差得到校正後,未來人民幣還會進入升值通道。

  (據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