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BBC:中英教育取向不同 英國孩子願當木匠電工

  • 發佈時間:2015-08-14 02: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英國教育大臣伊麗莎白 特拉斯去上海考察中國學校,她認為中國的教育做法值得英國效倣。(英國廣播公司)

  BBC拍攝反映中國教師在英國漢普郡博航特中學教學,表現中英教學差異的紀錄片《中國學校》再次掀起了中英教育話題討論,這次英國和中國媒體都參加了對紀錄片本身和中英教育話題的討論。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2日報道稱,中英教育話題比這部紀錄片反映的內容要大得多。紀錄片僅僅描述了英國一個中學的一個班聽中國老師講課的內容,並沒有英國教師在中國學校課堂講課的內容,也沒有總體上對比兩國學生的表現,比如在課堂外,社會上和家庭中的表現。紀錄片沒有反映的東西也很多。

  中國媒體也對英國播出的紀錄片做出反應。中國網路報道稱BBC製作的電視片在內容上有誇大和取捨。例如如有報道説,在電視製作方的要求下,加入了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和升旗等中國元素。但這可能更多説明瞭電視媒體的特點,即通過鏡頭剪輯作取捨達到強化重點的效果。

  報道稱,電視媒體一方面比廣播和紙面媒體更能傳播身臨其境的真實感,但另一方面也掩蓋了同真實的距離。當然這並不是説BBC這部紀錄片不真實,第一集紀錄片突出了中國式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和對學生長時間反覆練習的要求,也突出了英國學生課堂的自由散漫。儘管有突出和渲染,但基本事實應該不錯。

  報道稱,希望也能有人拍部英國教師在中國學校課堂講課的紀錄片,讓大家對兩國學校和學生對比有更全面的了解。但即使沒有這樣的電視片,人們也對中國一條龍的教育方式能有大致的了解:學生在家長的關懷和壓力力下,從上小學,升初中,考高中,進大學,一連串埋頭苦讀。許多人又再接再厲地考研,考博,博士後......

  從小學開始,中國學生一天花在功課上的時間和精力往往會超過了一份全職工作。有得必有失,如此一來中國學生就要犧牲正常的課外活動和正常生活。

  這種教育流水線的背後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一個曾經在中國讀過小學的英國學生講過一個有趣的事情:中國小學生在講述自己志向的時候,大多都會説要當科學家,還有要做宇航員的,但沒有人向英國小學生那樣説長大要做自己父親做的職業,比如木匠、電工、水暖工……

  不同的志向和教育價值可能反映了社會價值的不同和社會運作的不同。英國學校初中後就把升高等教育的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分流,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諸如電腦、會計、水暖工和其他技工等職業發展途徑。在他們同齡人大學畢業面臨就業的時候,職業培訓的學生往往已經開始就業並取得了經濟獨立。往往在大學生還在求職或工作還學生貸款的時候,他們進入職業教育作建築工人或汽車修理工的同齡人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住房,有的已經結婚生子。

  但講究讀書高人一等和要專業對口的觀念又不利於讓大學畢業生去填補藍領工人的需求缺口,特別是眼下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成年子女向父母伸手或依賴父母已經成了新常態。有條件的中國家庭對子女“啃老”的容忍度要遠遠高出英國家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