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倍謀求擺脫“戰後”意欲何為

  • 發佈時間:2015-08-13 17:27: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東京8月13日電(新華國際時評)安倍謀求擺脫“戰後”意欲何為

  新華社記者馮武勇 劉秀玲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70週年。但在日本,官方和民間一般都不提“戰敗”,只提貌似中性的“終戰”“戰後”。即將發表的“安倍談話”,亦被稱為“戰後70年談話”。

  “戰後”一詞,涵蓋了70年來日本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思潮及歷史觀等要素。對“戰後”的不同理解和詮釋,折射出日本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重點和方向,也是判斷今後日本走向的重要線索。

  1955年,戰敗第10年,日本進入新的“戰後”階段:政治上,確立了保守勢力自民黨和革新勢力社會黨對峙的“55年體制”;經濟上,經濟總量恢復到戰前繁盛期水準,日本政府在翌年的經濟白皮書中歡欣宣佈:“終於結束了戰後”。

  但政治上的“戰後”狀態卻延續至今。一個突出特徵是,70年來日本政局始終離不開歷史認識和安保體制這兩條主線的脆弱平衡。一旦失衡,日本“戰後”狀態就會搖搖欲墜。

  1982年,中曾根康弘上臺,高調提出“戰後政治總清算”,試圖擺脫戰後“經濟大國、政治小國”的狀態。中曾根一方面強化日美安保體制,宣稱日本是美國在遠東“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另一方面于1984年參拜靖國神社,但引起亞洲國家強烈抗議和國際社會警覺,後來不得不放棄參拜,多次流露的修憲企圖也胎死腹中。

  伴隨冷戰結束,日本政治“55年體制”瓦解。1995年,社會黨出身的村山富市首相發表“村山談話”,對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進行道歉。這一立場為後來歷屆日本政府所承襲。但在此前後,日本安保政策調整力度明顯加大,包括制定允許派兵海外的《PKO協力法》,修訂日美安保防衛合作指針,制定《周邊事態法》等。

  2001年,小泉純一郎上臺,日本政治右傾化加速,以深化日美軍事同盟為主軸的安保政策調整同時加速。儘管小泉在2005年“戰後60年談話”中沿襲了“村山談話”的歷史認識,但他任內6次參拜靖國神社,所作所為與“村山談話”精神背道而馳,也令國際社會對日本走向産生新的懷疑。

  安倍2012年再度執政後,徹底打破日本戰後在歷史認識和安保政策之間的脆弱平衡,為日本未來定下了危險方向:安保政策方面,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標誌,解除了憲法對自衛隊“專守防衛”性質的約束,將日本更緊地綁在了美國戰車上;歷史認識方面,試圖美化侵略歷史,重拾戰前以皇國史觀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安倍把這一整套構想,定位為“擺脫戰後體制”。

  日本憲法的和平精神、日本國民的和平主義意向、民眾通過制度表達和平意願的政治架構,是戰後70年來日本阻止政權“暴走”的三道防線。但如今,不論是“積極和平主義”“和平安保法制”還是歷史教育“改革”,本質上都在抽掉日本戰後長期積澱的“和平主義”理念。日本歷史學研究會批評説,安倍試圖拋棄和平憲法,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允許海外派兵,這是在鋪設通往新的戰爭之路。

  安倍政府或許希望能在“擺脫戰後體制”的基礎上重新描繪日本願景,但是,在錯誤的歷史觀和逆時代潮流的安全觀引領下“擺脫戰後”,非但無助於開創未來,反有可能重返“戰前”黑暗時代。日本只有基於對侵略和殖民統治的真誠反省,與鄰近國家建立信賴關係,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